中国江苏网讯:近日,记者从江苏省卫生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部分省份相继发现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感染性病例,其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该病呈高度散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老年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出血倾向明显、低钠血症等提示病重,预后较差。截止目前,江苏省今年共出现9例该病例。
江苏省卫生部门从2005年就开展了该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今年以来,全省共诊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9例,其中安徽病人来我省就诊3例(死亡1例)、溧水县3例(死亡1例)、盱眙县2例、南京下关区1例。病例中农民7例、司机1例、职业不详1例(安徽病例),平均发病年龄为62岁(43岁-75岁)。
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而在都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一般社区内极少有蜱类生存,市民无需过分担心生活在都市里会感染上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