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哪些群体易被蚊子叮咬

率可能会更大。母蚊最后一次吸血产卵,攻击性更强。有些蚊子是以成蚊形式过冬,趴在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躲起来;有的蚊子是以卵的形式过冬,吸完血后产卵,这样的蚊子咬起人来自然猛。如果遇到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可能皮肤反应会更大,出现红肿现象。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了解蚊子的吸血习性能察知其与疾病的关系。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之多。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有更大的危害。虽然蚊子的种类繁多,但百姓家中常见的只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有的蚊子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因此蚊可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及西尼罗河热等人兽共患病。在夏季,我们更应重视防蚊、灭蚊工作。

  蚊虫叮咬传播疾病

  疟疾: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脾肿大,贫血。夏季秋季多见,常年可发病。
传染性乙型脑炎: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重患者病后有后遗症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以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为主要特征,死亡率高

  丝虫病:在我国仅有斑氏及巴来丝虫病流行。表现为皮肿、腹水,丝虫热、肺部嗜酸粒细胞侵润综合征。

  不同类型蚊子传播不同的疾病

  三带喙库蚊:主要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库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无斑,体色是棕黄色,身体在停留的时候,往往与停留面保持平衡状态,平行状态,它的活动也大多在夜间。

  白纹伊蚊:身上有黑白斑纹,又叫黑斑蚊,主要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登革热。伊蚊成虫的特征是翅没有斑,身体大多是黑色的,而且有白斑,它因为喜欢白天活动,因此我们经常在室内,在阴凉的地方,白天经常有这类蚊子来袭扰,可能大家对它黑色的身体、白色的斑纹都会有印象。

  中华按蚊:俗名疟蚊,是疟疾、丝虫病的重要传播媒介。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的1年内,全世界因患疟疾致死的约200万人,按蚊成虫的特征是翅大多有斑,身体大多是灰色的,身体在停留的时候,与停留面保持一定的角度,它大多在夜间活动。

  疟疾——疟原虫造成的疟疾是全球人类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是五岁以下的孩童,更容易受到疟疾的感染而死亡。疟疾每年约造成3百万人死亡,会传染疟疾的疟蚊分布在中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中亚,尤以非洲最为严重。在非洲,平均每30秒就有一个儿童死于疟疾。当疟蚊吸食患有疟疾病人的血液,也把其中的疟原虫(疟疾的病源)吸进体内。它们再咬人时,疟原虫又从蚊子的口中注入被咬者的体内了。疟疾给人类造成的损失是相当大的,病人身体衰弱,工作效率低,严重时还会丧失生命。目前用药品已可治疗和预防此病,但最好的办法是消灭传染这种疾病的蚊子--疟败。

  基孔肯雅热——去年秋天,东莞200多人感染基孔肯雅热的公共卫生事件仍令人记忆犹新。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受感染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始于非洲,是由伊蚊(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天~12天,通常为3-7天。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带状疱疹,以及手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极度疼痛等症状。初期症状容易与感冒、关节炎、登革热等病混淆,导致误诊,恢复期可长达几周至数月,甚至几年以上,有时引起的严重关节痛会使人失去行动能力,致死率较低。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多为对症治疗。蚊虫的滋生离不开水,做好“控水”是防止基孔肯雅热再度复发的重要环节。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健康小贴士 喝酒时别点哪些菜
    哪些常见因素易引发口臭
    哪些原因导致慢性失眠
    节后清肠该吃哪些食物
    女性常吃苹果有哪些好处
    胃病患者不宜吃哪些水果
    女性痛经预示哪些妇科疾病
    常吃哪些食物有助护眼
    老年人泡脚有哪些禁忌
    哪些职业人群易患心血管病
    不同年龄牙病各有哪些不同
    冬季哪些人不宜食用羊肉
    揭秘哪些时刻喝酒最伤身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