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美国研究称忧虑感可令人长寿 事业有成活得更长

易受制于股票刺激、职场升迁、官位变动等欲念,导致饮食无节、起居无常、肆意劳作、动静失衡、阴阳不调,结果是身心虚耗,健康受损,谈何长寿?“这些问题不是人们不懂,而是知与行容易脱节,这样一来,再好的观念也难以实行。”周教授感慨道。

  解读:

  新发现未必靠谱 旧观念也不落伍

  “这项研究时间跨度够长,但主要侧重于心理和社交等方面,虽能说明一些问题,不过限于研究样本及其覆盖面并不够完整,不一定十分严谨。”长期关注国内外健康长寿研究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岱翰教授评价说。

  “对照中医的长寿观,在美国人的这项研究中,一些观点不见得很新,而那些被颠覆的旧传统,也未必完全不靠谱。”周教授一一举例分析如下:

  比如忧虑与健康,一个人有忧虑感便能及早采取防备措施,这与来源于《易经》“防患于未然”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如出一辙,跟小心谨慎也是同一个道理,是忧虑可能带来的益处;忧虑是一种瞻前顾后的思维方式,但有一个“度”的问题。正如俗语所说的“过犹不及”,举个浅显的例子,很多人都听说过气虚可用人参来补,但若补得太多了气有余,反而容易生“火”。同样的道理,过度的忧虑也是一种病态,就有“忧伤肺,思伤脾”一说,这与古今中外人们对“忧虑有害健康”的传统认识是一致的。

  而说到健身,它并非生命运动的唯一一种方式,如果不喜欢,当然难以持之以恒,自然也达不到锻炼目的。民间有句俗话,“强扭的瓜不甜”,唯有找到自己乐于接受并能长期坚持的活动项目,才能有益于身心,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易被一些爱盲目赶潮流的人忽视罢了。

  至于早退休与健康长寿的关系,也未必有直接的关联。古人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退休后心清闲但仍有寄托有追求的人,日子过得有张有弛很充实,照样也能健康长寿;倒是那些一退休就身心彻底“闲”下来无所寄托懒得动的人,器官功能确实易退化,不利于健康。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英国研究表明抽烟四十年折寿七年多
    美国专家设计21道题自测老年痴呆症
    研究称儿童常晒太阳可防食物过敏和湿疹
    研究发现老人常喝绿茶致残危险低
    研究发现常吃紫薯可减肥降压
    研究发现总用抗菌牙膏易过敏
    研究发现常看报能增寿
    研究发现缺乏维生素D易加重哮喘
    芬兰一项研究发现失眠或有遗传性
    研究表明听音乐有助于缓解疼痛
    研究发现痣多者更长寿
    研究发现便秘或是儿童尿床的元凶
    研究发现孕期补鱼油可防新生儿湿疹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