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患有哪些疾病的患者要尽早疾病或者远离烟草?
姜垣:现在医生有很多做得很到位,比如心脏要做插管,要介入了,在介入之前,很多医生劝你一定要戒烟,甚至在美国做器官移植,如果不戒烟,你就做不了,这块我觉得对每个吸烟人来说,一定不要等到患病了才去戒烟,好像现在吸烟,吸烟等着得心脏病,等着得癌症,得了癌症以后,戒烟是不是对的,戒烟以后能改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命,如果真的得癌症了,那个时候戒烟可能有点晚了。
主持人:今天是第24个无烟日,今天了解到,社会当中有哪些正在举行的活动吗?
姜垣:现在社会控烟的氛围正在形成,我今天早上看了一个报道,说上地做了一个宣言,百度联合了几个企业要创建无烟企业,在百度地区创造整个无烟上地的文化,而且希望把这个文化推广到其他,像国贸,中关村、亦庄。如果社会上这种企业越来越多的话,吸烟的社会风气能够改变。
主持人:可能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顶多罚点款,无烟企业,老烟民控制不住,在企业里偷偷摸摸,比如卫生间再抽一根,他们从意识上还是改变不了。
姜垣:这就是社会风气,大家有一个共识,比如坐飞机,无论再长的飞行,可能要去美国,坐十几个小时,所有吸烟的人也是能够坚持住,这就是一个共识,在飞机上不能吸烟。包括现在火车越来越多的是动车,高铁,动车、高铁也不允许吸烟,比如现在要形成社会共识,进到医院,只要一进医院大门,医院跟飞机一样的,是全部戒烟的环境,我们一进到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是戒烟的环境,我们进到企业,像百度、联想、数码科技这些企业都是全面戒烟的企业,这是非常好的问题。
主持人:您也算是控烟方面的专家,您走访过很多国家,目前我们城市跟其他地方相比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姜垣:我们近在眼前有一个做得很好的榜样,香港。香港控烟是40年,大概是70年代末,82年开始出台第一个法律,香港从2007年的1月1号开始,大部分室内工作场所就戒烟了,当时有六类例外,餐厅、咖啡厅,按摩院等等,但是这六类场所到2009年7月1号就全面戒烟。香港人群吸烟率下降非常快,成年人吸烟率是10.8%,所以我觉得中国这些城市,应该以香港为榜样,希望香港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网友:我戒完烟以后,出现心电图不正常,咽炎,打呼噜,发胖,原来抽烟的时候没有出现过,原来每年都是做体检的。这是什么原因,怎么解决?
姜垣:刚才说发胖,这里大部分都是戒断症状,而且像他的,比如说心电图不正常了,真的不要犹豫,赶快去看病,赶快去找心内科医生,看看到底是什么问题,我自己觉得这不是戒断症状,有可能是长期吸烟,对他的心脏造成影响了,戒烟也好,不戒烟也好,都可能出现问题。
网友:戒烟药有没有副作用,我很担心这个问题。
姜垣:我们中国人说是药三分毒,所有药都会有副作用,比如刚才说了尼古丁替代疗法,尼古丁替代疗法是非常安全的,已经在市场上用了差不多有30年了,在大部分国家都是非处方药,即使是这么一个非处方药在美国超市里,跟维生素,跟钙片在一块卖,即使是非处方药,都有副作用,做成胶布,可以贴在身上,有人会有过敏反映,比如说像其他的盐酸阿飞他同,这都是处方药,为什么是处方药呢?肯定有一些副反应的。
主持人:很多人体质不一样。
姜垣:用处方药的话,禁忌证更多一些。
主持人:作为您的观点,戒烟药肯定是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我不吃戒烟药,自己也能戒烟成功?
姜垣:的确有,有很多,比如说戒烟药,尼古丁替代疗法,我们说很安全,而且是非处方药,有一个数字说你该戒,自己戒,不到5%,一百个人里有5个人能成功的但是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戒烟成功率是翻番的。
网友:戒烟的时候特别容易引起脾气暴躁,我也不想这样,想问怎么调整?
姜垣:我看到上海的医生,一个心内科主任在戒烟的时候把身份证撕里,坐飞机没有身份证了,这是典型的戒断症状。第一,这种人的的确确需要用药,需要用辅助的来帮助你。第二,周围的朋友、亲戚,家人都知道他在戒烟,一定要给他支持,多给他一些关怀。
主持人:如果他正在戒烟当中,闻到了二手烟,这个对他危害大不大?
姜垣:二手烟对人的危害都是有的,但是实际上包括有的人戒烟的时候,那天中日友好医院的林医生说,戒烟已经两个月了,那天晚上非得要抽,就在酒吧里,看到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姑娘在抽烟,感觉太好了,所以在戒烟过程中,如果看到有人吸烟,如果闻到有烟味,如果在电视里看到吸烟镜头,看到烟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