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校园周边小食品无监管 店主不让自己孩子吃

很多利益方的存在 没有正规的监管

(《今日观察》评论员)

小食品的市场定位是非常明确的,它就不是供给大超市的,因为首先进大超市的价钱贵,还有进场费的问题;第二,它的包装和说明都是很有问题的,有很多食品是什么都没有的。比如“辣子鱼”就只注明厂家是郑州市管城区亮亮食品厂,然后就再也没有注明任何信息了,就算上面标明了是中国人保财险做担保,但这还是伪装的。这些小食品从河南、湖南等地能够流到北京,那么这个渠道本身绝对不是我们想得那么简单,在这么一个食品链上,肯定有很多利益方的存在。从加工的企业到当地的监管体系,这些小食品为什么能够堂而皇之的在整个小学生的食品体系里占得一席之地,而且非常畅销,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正规的监管。

面粉变“牛肉”到底行不行?国家一个标准,地方一个标准,两个标准能否统一?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从何抓起?

刘戈:要对儿童食品的安全制定一个更加有力的标准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为了扶持产业,现在有一些地方的标准制订的比国家的标准更宽松。我们应该对儿童食品的安全制定一个更加有力的标准,按照我们现有的标准来说,有的厂家他所有证照齐全,生产出来以后,我们无法从科学上去验证会对人体有怎样负面的影响,或者说出一个病理上的报告。但是对于儿童这样的特殊群体,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填补一些监管上的空白。比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食堂、学校的食品是有规定的,但是对于校门口的食品安全,没有办法查处和规定。另外,成年人和儿童的食品标准是否可以不一样,现在对婴幼儿有更严格的标准,但是对于成长期儿童,现在还没有另外的标准。

马光远:儿童食品的安全标准一定要比成年人高

(《今日观察》评论员)

第一,我们没有儿童食品的叫法。第二,我们希望在儿童食品的安全标准上,要比成年人高。第三,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国家在立法方面,一定要尽可能的不留空白,要尽可能把立法权收归统一、全国适用。在湖南和河南两地,就有其地方标准,北京市最近做了一个对河南、湖南不安全的这两类食品本身的检测结果表明,很多的食品本身除了甜味剂超标以外,别的还是符合标准的,这是让我们非常不理解的。不理解的关键在于这两个地方对这两类食品本身的“标准”非常宽松,参照他们的“标准”来看,基本上对这两类食品本身无所谓一个超标的问题,那么这也意味着这个“标准”本身已经不复存在,一个“标准”本身它本来叫安全标准,但是有了这个“标准”以后,反而变得非常不安全了。

郑风田:把校园做成一个特区 中小学建立直供模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一定要把校园做成一个特区,当然最低层面像这些卖假冒伪劣产品、乱加添加剂的这些中小学食品,必须要禁止;第二,对孩子的未来健康有很大的副作用的,这些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店,在中小学旁边乱开的现象,也必须要禁止;第三,在未来,很多中小学应该建立直供模式,让他们能吃到健康、安全的有机食品,学校可以借鉴意大利建立直供模式的经验,让农民也受益,让学校的学生也受益,这样使我们的孩子从小能够有一个好的身体基础。

熊丙奇:第一位的责任是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第一位的责任实际上还是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其次才是学校的责任,学校应该遴选相关的机构进学校,与商家进行出租房屋的时候,要关注商家本身的经营是不是遵纪守法。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这其中就包括食品安全教育。因为有的孩子实际上在这方面的知识很缺乏,也给这些不法商贩以可乘之机。再一方面,现在一些学生的消费也要进行引导,因为虽然学生有消费自主权,但由于他是未成年人,有些时候会乱花钱,那么学校也应该对他进行引导。

刘戈:提高孩子们对于食品的鉴别能力 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今日观察》评论员)

有时候在我们的监管力量还达不到的情况下,那么家长和学校还是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很多学校里应当开如何抑制垃圾食品的主题班会,通过这样一种自我教育的方式,提高孩子们对于食品的鉴别能力,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马光远:最关键的是监管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监管。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三无 小食品学校周边卖得火 家长很担
    北京高校周边餐馆部分一次性餐盒含工业
    校园中的心理咨询室 是 港湾 还是 摆设
    周边省份出现霍乱病例 江苏七项措施防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  同志 群体感染缺
    教育部 中小学校园全面禁烟 做到进校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