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校园周边小食品无监管 店主不让自己孩子吃

CCTV2《今日观察》2011年5月25日播出“校外小食品 安全谁来管?”,以下是节目实录:

巴西烤肉,但它不是肉;辣子鱼,但它也不是鱼;这些看上去花花绿绿食品,不但好看,而且很诱人,关键是它的价格还很便宜,每一个大概只要五毛钱左右。实际上,这些看上去诱人的食品,都是用面粉和各种添加剂加工出来的一种面制品。那么这些食品,究竟是谁在生产?最后又卖给了谁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刘戈共同评论。

鸡肉、牛筋、辣鱼、五花八门的小食品竟然都是面粉加调料。生产环境脏乱,加工方式简单,校园周边小食品安全如何保证?

店主:小食品生意火爆

(店主)

你要啥?土豆条没有了。有啤酒冻。

学生:小食品又香又辣 大家都爱吃

(学生)

小学生一般都老爱吃了。一个火爆鸡筋,这是最好吃的一样,还有骨肉相连、巴西烤肉、干煸鱿鱼丝……第一辣;第二香;第三甜;第四是吸引人。就是那个味道让人闻着特别香,就是让小学生或者大学生特别喜欢的辣香感觉。

店主:小食品的利润比较可观

(店主)

这得三四百样,一天都得新上五六样,小食品一般都是百分之二三十的利。

店主:不敢让自己的孩子吃小食品

(店主)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从来不敢让孩子吃这些玩艺,我全上大超市买好的东西。才五角钱的东西,跟那样的肯定不一样。

市场管理人员:不给自己的小孩吃小食品

(市场管理人员)

自己小孩吃不好。知道吗?现在什么食品都要加添加剂的。

刘戈:小食品抓住了儿童的消费心理 学校和家长之间也有监管空白

(《今日观察》评论员)

小食品抓住了儿童的消费的心理,我女儿在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放学回来以后,书包里就有这些小食品,她在放学的时候,还有中午吃午饭的时间,同学们会一起出来消费,这种五毛钱、一块钱的低价小食品,就会有几个同学互相之间请客。这些小食品都做得很鲜艳,有适合儿童消费的包装。小食品里面主要是各种调味品,它的味道非常的浓烈和鲜美,儿童觉得很好吃。小孩的味觉特别喜欢这样一种味道,比如甜、辣、咸,而且会吃上瘾。

现在有学校监管和家长监管之间的空白,孩子们之间又有这样一种消费心理,那么这些小食品肯定会卖的非常兴旺。家长也没办法,因为我们抑制不住孩子的消费冲动,最后我们只能不让她身上带零花钱,杜绝她购买垃圾食品的现象,但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无力的手段。

马光远:小食品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 食品本身涵盖了很多添加剂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类产品本身的市场定位是非常明确的,事实上就是针对儿童的食品。第一个,价钱非常便宜,虽然只要几毛钱,但利润是非常可观的,最少有30%左右的利润空间;第二个,它在味道上做了很多的处理,都是非常适合儿童吃的,主要是一个薄利多销的过程。我们从这些产品本身的包装上来看,有些注明它是按照国家明确规定的标准,有些没有。再一个食品名称非常奇怪,有“唐僧肉”、“双节棒”等等,全部都是针对儿童的。

小食品本身是一个面制品,最后包装成各种“鱼”、“牛肉”等等,里边主要是以添加剂为主的一个制作过程,那么这样究竟会对儿童的身体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我们暂时不能说,它的损害有多大,但是最起码这些儿童食品里涵盖了很多添加剂。根据调查显示,4种食品里就有20多种添加剂。

工人:小食品的颜色都是用色素染出来的

(郑州市管城区真好香食品厂)

放盐、甜蜜素、还有色素,没有虾粉,颜色都是用色素染出来的,全都上色素,白色也是色素。

某食品厂负责人:麻辣小食品 基本上色素都超标

(郑州市某食品厂负责人)

麻辣小食品经过200多度高温出来,它肯定没营养了。麻辣小食品就是休闲食品,小孩子就是喜欢吃这东西。现在超标的是色素,容易超标的色素是红色、黄色和绿色。虽然这些颜色看起来有食欲,但容易超标。现在基本上郑州这一带做出来的麻辣小食品色素都超标。

刘戈:小食品的监管是盲区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试图在超市里找类似的小食品,也没有发现这么便宜的,针对小孩的食品。因为这些小食品在整个销售、生产、物流,直至进入营业网点的过程中,它是和大超市完全并行、独立的一个销售系统,所以在这样的系统里,在监管上,实际上是一个盲区。我们的监管部门在把精力放在这些大超市的销售系统之时,现在是不是能关注这样一个销售渠道。

马光远:有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三无 小食品学校周边卖得火 家长很担
    北京高校周边餐馆部分一次性餐盒含工业
    校园中的心理咨询室 是 港湾 还是 摆设
    周边省份出现霍乱病例 江苏七项措施防
    艾滋病威胁大学校园  同志 群体感染缺
    教育部 中小学校园全面禁烟 做到进校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