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生产种植者来进行做,如果大规模商业种植和大规模商业流通如果用这种方法就不可取了,一个是它的成熟度很难达到很均匀,另外一个它的时间也是很难掌握和控制的
【正文】
专家介绍,只要规范使用,用乙烯利催熟的香蕉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早在2005年,我国就出台了国家标准,对农作物表面乙烯利的最大残留量做出了相关规定,
【同期】
罗云波:把乙烯利的残留量来作为一个标准,现在安全的范围内是每千克不超过2毫克。
【正文】
尽管专家做了澄清,但是不少人对香蕉的安全还是心存疑虑。因为,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一般都是商贩在销售之前进行的。那么,为了让香蕉尽快成熟尽早上市,有些商贩会不会大量使用乙烯利,导致乙烯利残留量超出安全范围、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呢?
调查三:乙烯利催熟的香蕉安全吗?
【正文】
带着这个疑问,《真相调查》专栏特地请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博士,为我们设计并进行了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实验。5月2号下午,实验人员将刚采摘的香蕉分为8组,其中6组样品分别喷洒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另外两组样品一组喷洒清水、一组用已熟香蕉来催熟。
【同期声】
张锡炎博士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现在配的溶液有一个清水对照,一个(稀释)800倍,一个400倍,200倍,100倍,50倍,还有用乙烯利原液我们做一个实验。这是喷清水的……
【现场】开始喷香蕉
【同期声】
张锡炎博士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做三个袋,避免它的偶然性,对,这样如果三个都是一样的,就更有说服力了。
这个是用熟香蕉催熟,它是利用熟香蕉产生的乙烯气体催熟……
这个400倍我看是一个标准浓度,这个400倍的是一个正常浓度,在生产上经过多次试验的,它的效果是最好的……。
【正文】
香蕉进行催熟处理后,被实验人员搬到空调房,18度到20度是香蕉催熟的最佳温度。24小时后,用乙烯利原液喷洒的香蕉,表皮出现了灼伤。
实验第四天,喷洒原液的香蕉,表皮损伤面积进一步扩大;用标准浓度400倍液催熟的香蕉,开始变黄。
【同期声】
实验人员:400倍液的这个香蕉,已经进入到B2,也就是这个可以上货架销售的时期。
【正文】
实验第五天,400倍液喷洒的香蕉基本变黄;原液喷洒的香蕉,表皮依然是青色,并有大量灼伤斑痕;
实验进行到第六天,喷洒原液的香蕉,表皮灼伤,略带转黄的迹象,只喷洒清水的香蕉,没有任何变化,其他五个样本的香蕉,开始变黄,达到了催熟的要求。
【同期声】
张锡炎博士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今天起来就基本上400倍完全转成金黄,其他的几个处理包括浓度高的浓度低的都还没有完全转黄。
【正文】
七天实验结果表明:市场上通用的稀释400倍的40%乙烯利,催熟效果是最好的,四天时间就能将香蕉催熟,而且催熟后的香蕉保鲜期更长。其他浓度的乙烯利稀释液虽然也能催熟香蕉,但是时间都较长,并且浓度过高不但不能使香蕉提早成熟,反而还会损伤香蕉。
张锡炎博士
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50%)并不是浓度高就催熟得好,你看这个不均匀,它会有的熟有的不熟。还有一个它容易掉把,香蕉容易掉下来。
(现场:记者抖不同样品香蕉,香蕉掉落)(200倍)你看,这个就掉下来了,这个400的就不会掉下了……这个商品效益就大打折扣了。
调查四:高浓度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残留量超标吗?
【正文】
那么,这些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催熟的香蕉,乙烯利残留量有多少呢?5月9号,在海南采访的记者将经过催熟处理的8个香蕉样本,连夜送往北京进行乙烯利残留量检测。设在中国农业大学内的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中心,是国家法定的专职检验机构。为了保证检测的公正,记者提供的只是编了号的样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