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最突出

食品保障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因为如果食品安全状况很差、大范围食源性疾病多发频发,是很难取得这一成就的。

96%的食品合格还不是全部合格,即使只有1%的问题,我们也要付出100%的努力。检测出不合格食品的比例虽低,算下来绝对量也不小。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工作决不能有任何松懈。当前,我们在全力抓好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科普宣教工作力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全社会识假辨假、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及时澄清不实传言,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当前的食品安全形势。

3 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大

□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冲击经济和民生;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

□三鹿事件后,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

记者:食品安全事件带来了哪些危害?

张勇:食品安全事件危害很多,这里列举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同时也是最严重的危害,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危害。一日三餐不可或缺,食品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吃进肚子里的东西出了问题,其危害严重性不言而喻。

第二是对经济和民生的冲击。如三鹿事件后,全行业减产停产,数万名职工下岗,240多万户奶农杀牛、倒奶,大量城乡居民的就业、收入受到影响。2009年我国乳制品进口从2008年的35万吨猛增到59.7万吨。国产奶业元气大伤,至今尚未完全恢复。此后,某品牌进口奶粉一年之内三次涨价,每次涨幅在10%至15%,广大消费者也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

第三是对政府公信力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接连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大大影响群众消费信心,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甚至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一些食品安全事件还涉及境外,给我国形象及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4 食品安全事件处于多发期

□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也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资借鉴

记者:我们对食品安全不可谓不重视,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多发,其症结究竟何在?

张勇: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去年成立了由三位国务院领导任正、副主任,21个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并设立了办事机构。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以来,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全国电视电话会议,组织协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开展集中整治,严厉查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堵塞监管漏洞,促进了食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综合监管水平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应该说,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正处于加快健全完善的阶段。

下一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工作重点是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治理影响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同时进一步严格督促落实各监管部门和地方的责任,统筹推进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全程监管格局,促进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但也要清醒看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主要原因有:

一是食品产业发展很快,但门槛低、分布散、规模小的状况短期内难以完全改变,严重制约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食品产业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走了别的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别人在相当长时期内依次遇到、逐步解决的诸多问题,在我们这里则是短时间内聚集并显现出来。

二是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够,行业诚信道德体系建设滞后。食品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无序竞争、恶意竞争现象比较普遍,许多企业特别是小作坊等安全投入不足、管理能力薄弱,少数从业人员道德缺失、不讲诚信,这些是食品安全事件多发的重要原因。

三是相对于食品产业的高速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变,安全监管能力未能及时跟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食品消费总量和种类都迅速增长,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风险监测网络、监管队伍和技术装备等建设都亟待加强。

四是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成本不高,惩戒威慑力度仍需加大。这一问题,在刚刚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得到了改进。对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过去主要是按照后果定罪,现在明确有行为即可定罪,从而加大了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工商总局 即将到期食品须醒目提示
    营养师教你如何看懂食品标签
    硫磺能用来熏蒸食品吗 
    过期食品的认知误区
    超市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事项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屡遭质疑 专家吁公开
    速冻食品新国标允许限量存在金葡菌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疾控中心专家 速冻食品新国标更严格公
    老年人多吃酸味食品润燥护肤
    柏文学  食品安全合格率超百分之九十 
    湾仔码头速冻食品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经常食用垃圾食品易致男性不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