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每日乳业生产的牛奶中被检测出含有福尔马林,其国内总代理声称,经福尔马林处理的饲料仅用于特殊营养强化牛奶,与婴幼儿配方奶粉金典名作无关。
首次报道题目:《韩乳业巨头牛奶被检含福尔马林》
洋品牌乳制品正遭遇到一场质量安全考验。
继韩国每日乳业牛奶近日被查出含福尔马林后,5月4日,韩国当局发布最新检测结果显示,在韩国市面销售的45种抽检乳制品中,均发现微量甲醛。
韩国乳品抽检全含甲醛
据国内媒体报道,韩国质检部门这次检测的范围除了每日乳业外还扩大到南洋乳业、首尔牛奶等乳业巨头,上述三大品牌的乳制品在韩国市场占有率约63%,在被抽检的45种乳制品中,均被查出都含有微量甲醛,但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下的百万分之0.013~0.057的含量标准。
韩国质检部门表示,乳制品中甲醛含量也没有超过牛奶天然存在该物质的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洋品牌奶粉质量并不是天衣无缝。”昨日,国内知名乳业专家王丁棉表示,乳制品整个产业链中饲料、养殖、加工、存储、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导致产品不合格。
他指出,近两年来,进口奶粉不合格问题频频出现,去年11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显示,从去年3月到8月的6个月中,我国进口乳品被检出有670余吨不合格,在不合格洋乳品中,婴幼儿奶粉不合格量占了近七成,总量超过450吨,菌类、重金属超标是不合格主要原因。
洋奶粉垄断地位恐难撼
王丁棉指出,三聚氰胺事件曝光以后,人们对国产奶粉的质量安全不敢恭维,洋奶粉趁机抢占市场份额,夺得了市场话语权,前不久多个洋品牌奶粉甚至顶风提价。
今年3月,海关总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国外奶粉质量优于国内奶粉,大部分消费者选择购买国内生产的进口奶源奶粉或通过网购等方式购买国外原装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
海关总署的上述报告中指出,当前洋奶粉已垄断一线城市市场,洋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80%以上的份额。
在王丁棉看来,因为韩国乳制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甚微,这次发生在韩国本土的多家乳企牛奶中被检出福尔马林事件,估计不会撼动洋品牌奶粉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奶粉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洋奶粉质量也脆弱
关于韩国每日乳业金典奶粉的质量新闻并不是第一次出现。
2009年11月,由威海某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包装为全韩文版的一款以金典名作的名义进口的奶粉,被查出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遭到退货。
每怡当时曾紧急声明称,每怡是韩国每日乳业在中国惟一授权的独家总经销商,该贸易公司进口的全韩文奶粉,与金典名作无任何关系。同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国家标准不同,适合韩国标准的奶粉不一定符合中国的标准。
而国家质检总局最新公布的2011年2月份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金典再次榜上有名。此次“黑名单”上的产品为金典名作婴妇安奶粉,进口商正是烟台每怡,不合格的原因为亚硝酸盐超标。不合格产品共计2.06吨,已被销毁。
对于亚硝酸盐超标事件,每怡并不愿回应,其公司人士仅表示自己只负责此次“甲醛”的信息提供。但她同时透露,婴妇安作为一种治疗宝宝腹泻的奶粉,目前在中国销售很好。
除了金典,最近几年,包括美赞臣、雅培等多款进口奶粉被抽检不合格。
例如,在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2009年7月进境不合格食品化妆品名单中,两批次美赞臣婴儿配方奶粉因蛋白质含量不符合国家标准,遭遇退货。当时,美赞臣方面曾表示,这两批奶粉属于“走私”奶粉,与其没有关系。它同时表示,至于蛋白质含量,因不同国家法规要求的不同,会存在差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国产奶粉
能否绝地反击
受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消费者至今仍对国产奶粉心有余悸,不少消费者舍近求远,通过各种渠道抢购港澳市场上的国外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而洋奶粉频频出现问题,似乎给国产奶粉带来机遇,那么国产奶粉是否能在2011年走进春天里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