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刚刚在2010年年度报告中称,该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5亿多元,同比增加8.95%。4月10日发生在该公司新昌制药厂的“中毒”事件,却可能要为这好看的业绩蒙上阴影。
记者获悉,截至昨日(4月11日)14时,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发生的工业气体泄漏事故已造成数十人中毒,其中有14名职工住院治疗,3名病情严重者已转往浙医一院救治。该厂厂长称,员工中毒主要是因为吸入了氯化氢气体。
制药厂停产整顿
“主要是因为吸入氯化氢气体。”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厂长张定丰对记者说,目前有14名职工需要住院治疗,其中有3名比较严重,已转往浙医一院继续治疗。关于张定丰所说的14名职工,相关知情人却向记者透露,中毒的员工实际上有90多人,分别在新昌人民医院和新昌中医院接受治疗。
昨日12时左右,记者赶到新昌县人民医院采访。当问及制药厂“毒气”泄漏的事,病房内的患者眼神迟疑,不愿多谈。记者看到,走廊里几个中年男子走来来去,眼神警惕,并要求“陌生人”离开。记者找到楼层的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也要求记者离开,随后关闭了病区入口大门。
对于
“不止14名职工人员中毒”的质疑,张定丰解释,生产车间当时现场有100多人,为谨慎起见,每个人都进行了检查,根据情况,有人住院治疗,有些留院观察,14名需要治疗,3名严重者转往浙医一院救治。
据制药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他们已经接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通知,要求制药厂生产车间停产整顿。停业整顿的消息得到新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赵德春的证实。
附近村民称受牵连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出现工业气体泄漏事故的新昌大道生产基地,生产厂房分布在新昌大道两侧,沿路气味刺鼻。
令记者吃惊的是,生产基地附近是村民聚居区,最近的仅一路之隔。听说来了记者,村民都争相拿出医院的诊断报告,报告显示他们的病因都与这家制药厂泄漏的气体有关。
“可以报出姓名的有20多名患者。”新昌县羽林街道林江社区章家山新村娄姓村民代表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发现身体出现问题,新昌县人民医院的诊断结果是“工业气体中毒”。
村民提供的数十份诊断报告显示,村民病因皆来自
“工业气体中毒”,其中一高姓村民被医院明确诊断为“四氢呋喃中毒”,一位孕妇同样被诊断“工业气体中毒,对胎儿的影响目前无法评估”。
“当时住院的有20多名村民,后来陆续出院,政府已介入协调,制定了赔偿方案,要求(我们)支付医药费并额外补偿其他费用”。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厂长张定丰向记者表示,至于解决情况,只是“部分发放”。
5次变更经营范围
浙江医药新昌制药厂在新昌有两处地址:注册地址在原来的厂房——环城东路,生产基地则在新昌大道。该企业在工商部门的资料皆为注册地资料,企业变迁未说明有新昌大道这处生产基地。工商部门资料显示,该企业属化学药品原药制造,成立于1999年2月13日,最后核准日期为2009年7月8日,企业法人代表为李春波,也即是浙江医药的法人代表。
资料显示,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浙江新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仙居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医药有限公司等以合并方式,于1997年5月16日组建的。1999年10月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对于新昌这家制药厂,工商部门资料显示,该厂从2004年1月6日至2009年7月8日共变更了5次,其中4次涉及企业经营范围的变更。第一次变更前,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原料药、注射剂、胶囊剂、口服液、营养保健品等生产销售,以及化工中间体。最近一次变更后,除上述范围外,经营业务已延伸至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性危险货物运输(气体类1项,气体类2项,易燃液体类)等。
“(制药厂)符合规划要求,所有厂房和设施都是经过批准才设立的。1992年前后在这里建厂时,附近都是空地,后来随着城市发展,(生产基地与居民区)距离越来越近。”张定丰说。
附近村民代表反驳,村民在此居住时,制药厂还没有搬来,这块地当时说要建农贸市场,后来变为仓库,最后却变成了制药厂的生产基地。
“适当的距离可能更加妥当。”对于生产基地紧邻居住区,张定丰说,企业是生产型的,而旁边的房子是以居住为主,两者条件不一样,“这是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错综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据了解,浙江医药在绍兴袍江也有一个类似项目,自新昌制药厂出现“中毒”事件后,袍江周边的居民也在网上发帖表达对环境污染的担忧。
记者实地调查获悉,早在今年2月,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