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通胀标高挤压利润 食品矛盾集中爆发

继卡夫和联华超市、康师傅和家乐福闹矛盾之后,业界再度曝出上游供货商不堪渠道商重压的消息,这次换成了财大气粗的央企中粮集团旗下的福临门食用油不满家乐福一味压低其供货价。前后不到三个月,三大食品知名厂家先后与渠道商“交恶”,这从侧面反映出: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胀的不断飙高极大地压迫到食品供货商的利润空间,直接导致了供零矛盾的激化。有业内人士担忧,卖场需要通过不断提高入场费、返点等费用来获利,而供货商成本上涨、利润下降,部分食品厂家很可能为维持利润空间在原料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

事件

三大食品商先后“起义”

据了解,这场食品商与渠道商较量大战的爆发始于两个月前。因为与美国食品巨头、饼干业的龙头企业卡夫在“扣点”上没有谈到自己的价码,拥有2000多家直营门店的联华“封杀”卡夫的系列产品。直至上个月的月底,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卡夫饼干在联华超市的门店恢复供应。

2010 年12月,康师傅提出对其康师傅面霸系列和经典系列提价,家乐福要求扣除康师傅经典系列0.2元涨价中的一半,相比在沃尔玛等其他卖场顺利完成加价的举动,这引起康师傅的极大不满。家乐福指出,双方谈判僵持,康师傅对家乐福实施断供。但康师傅却认为是家乐福要求返点太高,自身无法满足而遭家乐福停止采购。到目前为止,康师傅涉及涨价的产品与家乐福的谈判,并未取得突破。

近日,连中粮集团也跳出来,直呼和卖场谈判艰难。据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负责粮油销售的副经理孙晨亮对媒体表示,福临门食用油与家乐福今年的年度合作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谈判从合作的返点、进场费用,到具体海报宣传、货物上架摆放等细节,都需要一一敲定。家乐福希望福临门把供货价格定得再低一点,但是粮油的利润本身并不是很高,所以双方都不愿意让步。虽然最后谈妥了与北京地区的18家家乐福门店的谈判,但据了解,福临门与家乐福总部2011年的总部合同还要在3~6月间才能商签完成。等待福临门的,想必还有一场场鏖战。

广州某著名食品经销商相关负责人王诚(化名)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最近连续爆发的几起供应商反抗大卖场的事件,是供应商长期遭受大卖场“压迫”,忍无可忍继而揭竿而起的必然结果。目前零售业态的不平等状态、商业贿赂等等问题,始作俑者就是家乐福,家乐福不仅带坏了行业的风气,而且对供应商条件的苛刻也是居行业之首。

原因

大型卖场收费年年涨

一位曾经在家乐福、卜蜂莲花等大型的连锁超市任职采购的资深采购人士陈小姐告诉本报记者,其实年年卖场和上游供货商的谈判都进行得很艰难。一方面,因为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厂家的利润空间在逐年减少,而对于卖场来说,也不愿意降低门槛。

陈小姐说,和一个供货商的合作谈判通常会谈上一个月,起码要来回谈判四次以上才能达成协议,这是个漫长的车轮战过程。因为厂家要计算成本而卖场也会计算绩效,双方需要达到平衡。

“固定费用、促销费、陈列费、扣点这些都是逐年加大的,如果厂家能接受得了卖场的加价就接受,接受不了可以走,因为依然有很多厂家看中卖场的渠道,有人抢着进来。”

业内人士担心,近年来,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外资零售大鳄,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国内频频发起并购,同时加快扩张步伐,零售渠道越来越集中。凭着渠道优势,零售商逼迫供应商签订不公平交易条款增多,国内生产企业和供应商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而一旦供应商和厂家合理利润无法保证,最终受伤害的将是消费者和中国消费市场。

业界

供货商“反抗”有连锁效应

面对卖场的强势,几大知名食品厂商相继揭竿起义。王诚指出,大卖场虽然不赚钱,但是有形象展示和占有率的优势,所以仍然是众多供应商必须拿下的渠道。但是如果企业被压迫得走投无路,就一定会抵抗。

“像康师傅与家乐福之争,对于康师傅这种强势食品品牌来说,它可以不用在乎一个家乐福的生意额,它在其它渠道卖多一点,就可以补回来,因为康师傅的渠道覆盖面十分广,几乎只要有饮料销售的地方,就有康师傅。而家乐福卖场,全广东可能只占康师傅总额的千分之几而已。所以康师傅选择退场。”

“一旦有人带动起来,就会接二连三的有其它供应商跟随。”继卡夫之后,康师傅、中粮的“起义”也正好应验了王诚的观点。“如果少了很多知名品牌,对卖场影响也很大,所以卖场也希望和解,例如去年底卡夫和华联超市的矛盾,双方都做了让步,已经取得了和解。”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