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老人吊绑致死 折射福利院乱象

湖北英山县陶河乡福利院内一名智障老人因触怒了管理员,被捆绑起来,吊了一夜后饥寒而死。当地政府称,因财政困难,无力请专业的管理人员。

部门监管亟需"扫盲"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范正伟:古人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对亲生父母都有照顾不周甚至失去耐心的时候,何况对陌生人。因此,在批判人性冷漠之外,我们还要反思,是什么让老人顶着福利之名、遭受着虐待之实?

除了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的盲区。由于监管的不力,相关措施的不到位,不仅导致了社会福利改革的异化:公办民营成了公办民"赢"、"民办公助"成了民办"蛀"公;也直接纵容了一些乱象的产生:贩卖智障工人做苦工、遗弃残疾少年、强收赞助费......各地需要迫切审视福利院的监管盲区,建立日常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尤其是要以法律的方式加强监管,对那些侵吞福利院资产、侵害福利院人员的行为,给予严肃处罚,必要时追究刑事责任。

政府观念亟需转变

健康时报特约评论员魏英杰:从该院管理服务水平的落后可以看出,公办福利院财政投入的严重不足及其运作体制的粗陋。按常理,福利院不仅需要政府财政支持,还需配备专门的医护人员和社工。而如今福利院财政投入不足、人员紧缺以及管理上的混乱,反映出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极度缺乏重视。所以,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是要从转变政府部门理念入手,然后才谈得上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让孤寡老人老有所保、老有所养。

公共救济的荒漠化

评论员佘宗明:智障老人与其说死于饥寒,不如说是受累于福利境遇的破败不堪。尽管直接毒手是"脾气暴躁"的非专业管理员,但归根结底源自福利政策的破陋和保障机制落地的乏力。"无力聘请专业管理者",衍生了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老人的供养标准低下。而罕有人问津,也成了人情淡漠的面谱。福利院成"无利院",已成当今老人福利孱弱的常态。政策关怀的稀薄、公共救济的荒漠化打照出"人本情怀"叫响的乖谬。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研究发现老人常喝绿茶致残危险低
    医生盘点过年病 儿女离家老人便抑郁胸
    防心梗老人用药能口服就不注射
    冬季老人洗澡须控制水温时间防止诱发疾
    老人有心脑血管病忌吃太饱
    路遇老人跌倒 该出手时就出手 
    揭秘百岁老人的长寿秘方
    揭秘百岁老人长寿秘笈
    老人骨折后如何治疗
    常逗老人笑可治疗痴呆
    大雾时节老人儿童应多吃豆腐牛奶
    小伙扶起老人被指为肇事司机 警方将做
    老人手抖警惕血管堵塞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