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突发性耳聋袭击年轻人 注意预防

预防突发性耳聋,还要加强体育锻炼,以减少血栓的形成,不过度抽烟,不酗酒,紧张工作之余应适当放松,不要彻夜玩乐。

在某外企工作的小芸,正上着班,突然感觉耳朵听不到声音,吓得马上请假去医院。据中山三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杨钦泰介绍,目前,因突发性耳聋就诊的患者中40岁以下的占一半以上,其中又以白领和大学生居多。

病毒与压力诱发暴聋

他介绍,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或暴聋,是耳鼻喉科的一种急症,患者听觉原本是正常的,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听不到声音,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朵"嗡嗡"声,或者出现耳闷胀感及感觉到声音遥远,部分病患开始不在意,直到接听电话,必须换另一只耳朵才能听到别人说话,才猛然发觉到事情不对劲,因为一个耳朵已经听不见了,这就是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的发生,主要与内耳微循环缺血、内耳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多与体力疲劳过度、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外界环境骤变等因素有关。这些需要从生活上预防,如预防感冒、调节饮食,但基因突变的预防则需要从婴幼儿做起,如孩子零食中添加剂的副作用、带孩子在马路边散步时汽车尾气毒害等,可成为基因突变的诱发因素。成年人中大部分是同精神创伤、过度的身心疲劳有关。不要让悲伤忧思、多疑、郁闷等心理状态和情绪干扰生活。"询问病人病史时,发现患突发性耳聋的年轻人都喜欢熬夜、工作压力大、长期疲劳、睡眠不足。如果人长期处于压力过大和身心过度疲劳状态,会阻碍内耳血液供应,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如气温骤变、病毒感染等)则容易导致失聪。"杨钦泰表示,要正面化解与己有关的压力、矛盾和刺激,保持健康心态,以防"病上弱人身"。

就医不要晚于1周

突发性耳聋有50%的人是可以自愈的,另50%则需要通过治疗来恢复,早期治疗的治愈率比较高,建议发现情况尽快治疗,最好不要晚于1周。杨钦泰介绍,该病的治疗多采用综合疗法,经过仪器检查确诊后,首先要求患者立即住院,尽快强制患者在安静环境下充分休息,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同时给予增加内耳血液循环和改善神经营养的药物治疗,必要时还需辅助针灸和高压氧治疗。经药物及时治疗后,这种病治愈率可达80%。部分年龄偏大或者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带来终身的遗憾。

专家强调,突发性耳聋预防重于治疗。建议从以下方面注意:1、有张有弛,避免过劳。忙里偷闲享受一下"慢生活"。2、调整心态,乐观向上。平时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狂喜。3、定期查体,排除隐患。耳聋也可能是全身其他部位疾病连累,如糖尿病、甲低等都可能是潜在杀手。4、强身健体,预防感冒。锻炼身体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由于部分突发性耳聋的发生可能与感冒有间接关系,因此也要注意预防感冒。另外,注意保暖,避免骤冷骤热的环境。5、远离烟酒,平淡生活。6、起居有时,饮食定量。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五大时刻最易突发意外 含急救措施 
    高血压患者突发剧烈头痛要警惕脑出血
    医生解读突发心脏病有哪些症状
    神经性耳聋疗效不佳可尝试理疗
    中医三种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治疗复发性口疮验方推荐
    公交车司机突发脑出血 强忍着靠站后去
    初三少女闭经数月导致突发性失血性休克
    诱发性早熟 婴幼儿食品容器禁用双酚A
     催熟 奶瓶未全下架 含双酚A诱发性早熟
    青年工作中突发脑梗 患病年轻化趋势显
    多名木器加工业村民突发中毒性肝炎
    适度饮茶可兴奋神经激发性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