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酱油?
如果能通过平衡膳食改善铁缺乏,是最理想的状态。事实上,我们很难做到。
卫生部微量元素重点实验室主任杨晓光介绍,一般膳食中的铁分成两种形式:一是血红素铁,就是肉里面的卟啉铁,这个铁吸收率比较高,在10%以上;二是植物中的铁,由于会和植酸等抑制剂相结合,铁的吸收率较低。
既然肉的铁吸收率高,那就多吃点肉吧?有人计算,成年男子每天应从膳食摄入铁8毫克,女子为18毫克,孕妇为27毫克。这个推荐量假定75%来自血红素铁,这相当于每天要吃大约0.7、1.5和2.2千克的猪肉,显然,这并不容易做到,而且与现代饮食观念不符。
很多国家都选择在食物中强化铁,比如美国在面粉中强制性加铁。陈春明说,我国不是第一个在酱油中强化铁的,但强化钠铁EDTA是我们的创新。因为之前有国家在酱油中强化硫酸亚铁,不仅吸收率只有钠铁EDTA的一半,而且口感有铁锈味,酱油会发生沉淀,影响质量。她说,第一,我国没有选择面粉,因为我国南北方差异大,酱油食用普遍而且具有自限性,不会过量食用;第二,我们没有选择强制性强化。她透露,全球改善营养联盟是铁酱油项目的支持者,从一开始,他们就讨论是否实行强制性铁强化酱油,铁酱油项目专家组坚持选择了通过宣传教育,让老百姓自愿接受。中国工程院院士、食品强化办公室主任陈君石说:“我们从2004年开始到现在只推广到了9个省、直辖市,也就覆盖了6000万人口,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
根据推广地区的监测点得到的数据,吃铁酱油的人群一年后贫血率比原来下降30%以上。
陈君石和他的团队竭力进行铁酱油推广,宣讲铁酱油的益处,四处奔波。他坚持建议,居民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要每日或经常食用铁强化酱油。常有媒体向他发问:“你们专家说中国有20%人贫血,那就是说80%不贫血,难道80%的人也要吃铁酱油吗?”程义勇对此做过研究,他介绍,微量元素分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二价阳离子,如钙、锌、铁、铜等,如果人体缺乏,它的吸收率可以很高,如果缺乏不严重甚至不缺乏,它的吸收率可以变得很低,并通过粪便排出。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忧几个毫克的铁到体内以后会引起铁过量问题。
亟须第三方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陈春明表示,近些年,食品安全相关事件频发,当专家互相质疑时,公众往往不知所措。她认为,我国也应该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及时提供给公众具有信服力的证据。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