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些孩子家长苦于不了解各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质量,经历了很多不美好的回忆,广州妈妈网的儿科医生“红黑榜”因此而出炉。帖子诞生于2008年,其中涉及20余家医院近200名儿科医生,而每个上榜医生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家长带孩子求医的真实故事。
◎这种现象可以看成是民众对优质公共医疗资源的诉求远没有得到满足。从政府方面而言,应该投入更多精力,以进一步满足民众的诉求。从医院方来说,应该重视网络监督,因为帖子说明医生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
“医生红黑榜”、“看榜找医生”……近日来,这些新名词成了不少妈妈或准妈妈们的口头禅。因为,近段时间来包括广州、深圳、济南等地的“妈妈网”上关于医生的“红黑榜”分外引人关注。
据南方日报记者调查,截至昨日,仅广州妈妈网一则名为“各大医院医生口碑汇总”的帖子,浏览量便已接近9万人次。近千余名网友跟帖、回帖,不少妈妈或准妈妈们表示,“会照榜看医”。
这样一份以妈妈们带孩子看病就诊的经验累积而成的民间对医生的评价榜单,是否真能催生“好医生”?“被上榜”的医生的合法权益又如何保障?南方日报记者对此展开走访。
患者家长不美好的回忆,让红黑榜横空出世
广州的lina是80后辣妈,一年前宝宝壮壮来到这个家庭,给家里带来不少欢乐,但每当提及给“壮壮”看病的经历时,lina就会皱起眉头。
“医生良莠不齐,实在很头疼。”lina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壮壮2个月大时曾患了一次感冒,由于是壮壮第一次生病,全家人都很紧张,连忙带他到广州一家大医院检查,并挂了一位肖姓专家的号,“结果该专家检查后什么都没说,连正眼都不看我一眼,就开始拿着笔刷刷地写药单”。
看到医生有些敷衍了事,壮壮妈赶忙又去该医院重新挂了一个儿保号,“后来检查的医生姓董,问病情、检查、开药等,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尤其是态度和前面的医生完全不同。”
相比而言,准妈妈“陶妈妈”更“惨”,她在描述遇见的“坏医生”时这样说:“怀孕34周的时候,做B超检查时发现羊水多,我拿单子找医生看,结果她很轻描淡写地说可能胎儿畸形……当时我都吓傻了,一路哭着回家。但第二天到另一家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没事。”
“其实上红榜的医生更多。”lina告诉南方日报记者,网友的评价还是很客观的,对于好的医生,大家也会不遗余力地宣传。
网名为“天歌妈咪”的母亲在评价中山三院妇产科主任医生侯医生时写道:“每天挂号总是排满。傍晚6点,别的医生都走了,只有她的房间还亮着灯。有一次快7点了,还没轮到我。站在门外,看着她疲惫的神情和苍白的脸色,心里充满了感激!”
正是由于一些孩子家长苦于不了解各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质量,经历了很多不美好的回忆,广州妈妈网的儿科医生“红黑榜”,因此而出炉。
据了解,儿科医生“红黑榜”帖子诞生于2008年,是广州家长们根据自己的亲身求医经历,自制出的一份广州市内各主要医院的儿科医生评价表,其中涉及20余家医院近200名儿科医生,而每个上榜医生背后都至少有一个家长带孩子求医的真实故事。
发起人“肖妈妈”说,太多网友说的一些关于“好医生”和“坏医生”的事儿,让她萌发了做这样一个“召集帖”的想法。之后,“红黑榜”被广而告之,浏览量飙升。
“我在今年发现这个帖之后,每次看病都基本先看帖,然后再带孩子去找医生。”lina说,这个帖子帮了她很大的忙,“我也会向朋友推荐这个帖子”。
网帖也打架,对同一个医生评价大不同
南方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同样的帖子不仅仅出现在广州,甚至包括深圳、上海、济南、武汉等多个城市都有类似的帖子。
面对这样一份以民众看病就诊经验累积而成的民间对医生的评价榜单,不少妈妈们表示会照榜看医。济南妈妈网负责人孟珍告诉记者,推出这些榜单最初的目的只是想供网友参考,为大家提供便利,但由于真实性高,现在不少网友根据榜单宁肯排队也要找红榜医生看病。
“网友发布‘红黑榜’的初衷还是好的,希望以此来监督医生,提高服务水平,但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欠妥。”中山六院妇产科的张主任认为,对于上“黑榜”的医生来说,评价榜单有失公正,因为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申述的机会。
“每个医生都是有医德的,退一步讲,假若医生没有医德又何必要帮病人看病,直接告诉病人‘你身体健康’就够了。”张主任说,有些病人说医生不够热情,但从国情来看,一般一个医生一天就要看几十个病人,有些时候确实很疲惫,往往对个别患者照顾不周。
“另外,有时候,我相信医生该讲的都已经讲清楚了,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