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医疗机构夜间管理薄弱,容易忽视洗手间、医生办公室等控烟区域,昨晚,市卫生监督机构展开错时执法,突击检查了市区三家大型医疗机构,以此督促医院加强夜间控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禁烟措施落实到位。
晚上6时许,监督执法人员首先来到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在一号综合楼3楼和4楼的消防通道内,执法人员发现了2个烟蒂,推开4楼的消防门,在入口处又闻到了淡淡的烟味,在张贴着“禁止吸烟”标志的墙壁下方有3个熄灭不久的烟蒂。根据《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妇幼医院的所有区域全部禁烟,同时,禁烟标志旁应张贴监管部门的电话,执法人员现场向院方开出了谈话通知书,指出了控烟管理工作中的漏洞。
执法人员随后又来到瑞金医院,陆续有病人家属走出急诊大楼,在门口过个烟瘾,而急诊大楼内部、诊室、楼道则没有发现一个烟蒂。执法人员指出,作为综合性医院,室外区域并不在禁烟范围内,但是作为医务人员,如果能善意提醒一下,那控烟工作就会“好上加好”。而在随后检查的儿童医院特需门诊楼外,虽然一位病人家属走出了大楼在外面吸烟,但却已经违反了《条例》,执法人员上前劝导时表示,根据《条例》规定,妇幼、儿童医疗机构和儿童福利院的室内外区域全部禁烟,这一点往往容易和综合医院混淆。
据了解,自《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国家机关、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主动带头控烟,起到了示范作用,但仍存在着夜间管理薄弱、闲时没有人管等问题,对此,全市卫生监督机构将通过监督执法,全面督促各医疗机构落实禁烟工作。
与此同时,卫生监督机构继续针对公用事业、国家机关提供公共服务的办事场所、金融机构的营业场所、商场超市等各类公共场所开展控烟专项监督,至9月底止共对4330户开展了控烟监督检查,还对部分场所禁烟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了现场快速检测,其中警告处罚100多户,另有1户将处以罚款处罚。 本报记者 金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