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猎手追猎紫羚羊,常常是把对方“累死”的。资料图片
日本科学家通过跑步机实验发现,男性确实比女性更容易流汗。图/CFP
西方有句谚语:“男人出汗,女人脸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如因为劳作而体温过高,男人就会汗出如浆,而女人却只是脸红发热而已。近日,日本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种古老的观察还是相当准确的。
1 成果 爱锻炼的男人爱流汗
近期的《实验生理学》(Experimental Physiology)杂志发表了日本大阪国际大学和神户大学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找到37位男性和女性,把他们分成经常锻炼的男性、不经常锻炼的男性、经常锻炼的女性、不经常锻炼的女性4个组。研究者让他们在恒温30℃的室内蹬健身用单车1小时。在此过程中,运动强度被逐渐加大。而研究人员则用一种特殊装置来测量他们排汗的情况。
结果显示,女性的排汗量确实比男性少。平均而言,在锻炼的时候,男性会流出比女性多一倍的汗水。男性前额、胸部、前臂和大腿上在任何时候出的汗都是女性的两倍。不但如此,女性开始发汗的时间也比较晚,也就是说,需要锻炼更长的时间,她们才会流出汗来。
同时,研究也显示,锻炼身体对两性的出汗功能都会有改善,男性改善的幅度更大,而两者的区别在运动强度增大的时候还会加大。不经常锻炼的女性出汗的能力最差,在运动中身体积累的热量最多。她们需要更强的运动才能够开始出汗。换句话说,女性需要身体更热才能开始出汗。
此前,已经有研究证明男性会比女性排出更多的汗。这是因为睾丸激素会促进排汗反应。身体锻炼可以降低开始排汗反应所需要的温度门槛。运动员在身体温度较低的时候就可以开始排汗。这更有利于他们降低身体的温度,让他们能够进行更长时间的运动。而新的研究则对此进行了延伸,证明了运动锻炼对两性不同的影响。
论文的执笔者井上吉光表示,未来他们的研究将会更注意性荷尔蒙对出汗的影响,以及各种汗(包括散发的汗和流下的汗)的散热效率。
2 作用 最重要的散热手段
大阪国际大学和神户大学的科学家长年从事关于出汗的研究,这个研究除了听起来相当“性感”之外,对于理解人类的生理活动乃至演化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需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为了维持体内合适的温度,人体拥有一套体温调节机制。在运动中身体会产生热量,积累的热量超过一定水平,人体小动脉血管的平滑肌会舒张,导致血管扩张。这样会有更多的血流进血管,如果血管就在皮肤下较浅的地方,其中的血液就可以通过辐射、对流等方法与外面比较冷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降低体内温度。血管扩张会让人脸红,研究表明,女性开始流汗的时间比较晚,所以会先“脸红”。
同时,皮肤上的汗腺产生汗水。在流汗的同时,竖毛肌会放松,汗毛会平顺地贴在皮肤上。注意,出汗的时候,汗毛是不会竖立起来的。“汗毛直立”的时候,会阻止皮肤表面的流动,形成空气层,从而达到阻碍热传递的作用。所以,这是对寒冷的应激反应。“汗毛直立”往往伴随着“冷战”,这是因为寒冷而出现的肌肉抽搐,人体借此来产生热量。
出汗是人类最主要的散热方式。汗液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每蒸发1克水消耗约2.4千卡的热量。在常温条件下,人体虽然无明显发汗,但皮肤表面仍然不断有水分从角质层渗出而蒸发,称为“不显汗”。不显汗每天大约蒸发水分300-600毫升,蒸发后随带走的热量并不大。当室温升高到28℃以上时,辐射、对流方式的散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