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 (记者 张舜)近日,全国共18家媒体抵达福田区,并到社康中心实地采访该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成功经验。据了解,该区社康中心平均处方费用从2007年的49.6元降至目前的42.5元(今年1至9月数据),福田区617种基本药物实施零加成,的确让老百姓们少掏钱了。
降压药一年能省近千元
据赤尾社康中心的药剂师肖小姐介绍,以治疗高血压的常见用药缬沙坦胶囊为例,在零加成的基础上,再享受医保购买的话,药价相当于医院售价的6.1折。按正常用药一天就能省2.6元,一年下来,高血压慢性病患者可降低近千元药费。
此外,如华佗再造丸、维生素E片、颈舒颗粒等药品,在纳入社区基本药品目录后,与社保相关优惠政策发挥协同作用,每盒能优惠十几元。记者在《社区基本用药目录差价最大前二十种药品》中看到,排第一位的“孕三烯酮胶囊”优惠高达70多元,优惠比例近40%。
“小病到社区”日益成为共识
福田区卫生局局长王跃平表示,福田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经历了两个阶段,从2008年4月至2009年的先行先试阶段,到今年1月起的全面推行阶段。目前,福田区所有社康中心全部配备和使用社区基本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共617个品种。
王跃平用一系列的数据来体现实施该制度2年多来的直接变化:今年1至9月,社康中心基本诊疗服务人次与2009年同期相比增长24.2%,社康中心总诊疗量占区属医疗卫生机构总量的56.3%。去年底,社康中心每人次平均费用为43.8元,是区属医院每门诊人次平均费用90.81元的48.2%,今年1至9月的统计结果表明,平均费用降至42.5元。王跃平表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行社区基本药品零加成政策,促进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实现。
成功经验有望推广
基本药物实现零加成惠及老百姓,那么是否会对社康中心以及工作人员的收入有负面影响呢?福田区卫生局副局长刘敬文称,福田区由本级财政全额核拨,实行预算管理、专款专用、季度结算的后付制,在让利居民的同时,社康中心得到了有效补偿。社康中心工作人员的工资与主办医院本部的情况一致,不会受到影响。加之该政策促进了诊疗量和服务人次的增加,目前,院办院管的社康中心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福田区副区长苗宁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福田区社区基本药品零加成政策服务人口总量达到160万,直接让利于民总计854.29万元,即政府补偿的费用平均每年约340万元,这对于县级财政来说不构成负担。
广东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巡视员张寿生说:“福田区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经验值得珠三角地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