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海螺沟中毒事件检验出结果 导游回扣是祸根

。傅亮建议,蔬菜即使放进冰箱也不要超过两三天。

提醒二:莫食颜色过艳肉制品

傅亮告诉记者,腊肠、腌肉等加工肉之所以要用到亚硝酸盐,主要是为了发色,因为鲜肉放久了会变黑,加入亚硝酸盐可保持颜色粉红。

傅亮提醒市民,在食用加工肉品时,尽量不要食用颜色太过鲜艳的,很可能是亚硝酸盐用得多。

提醒三:中毒症状以紫绀为主

“亚硝酸盐引起的中毒潜伏期非常短,一般半小时就会有症状出现,大多在数十分钟或一至三小时内,患者症状以皮肤、口唇紫绀为主。”广州市疾控中心主任王鸣介绍,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心率加快、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严重者有心律不齐、昏迷或惊厥。

“一旦出现这类症状必须马上送医,如果诊断为亚硝酸盐中毒应给予吸氧、洗胃救治,而且亚硝酸盐中毒有特效解毒剂可使用,另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以及营养支持,处理及时妥当还是可能救活的。”他说。

(王飞、杨进、林晓丽、涂端玉)

现场还原

司机觉察异味没在意

游客头晕当高原反应

早餐含有巨量亚硝酸盐,游客和导游就餐时有无察觉?为何没有引起足够的警惕?刚脱离生命危险不久的当地全陪导游谢强昨晚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当时有一大锅汤面、包子、花卷,还有泡菜,我做了6年"地接",常吃这样的早餐,到现在都想不起来有什么不对劲。”他回忆了事件的全部经过。

司机最早发现食物异味

导游赶着退房没有觉察

10月8日早上7时25分,谢强和司机李师傅最早来到明珠花园酒店的餐厅。自助早餐再普通不过。谢强说:“我看了一下,有一大锅汤面,配有生泡菜、榨菜、辣椒油、腐乳等,还有白粥、豆芽、白菜,也有包子、花卷等点心。”

赶着要为游客办退房手续的谢强简单吃了一小碗汤面,舀了点酸泡菜,还吃了一个鸡蛋,一个小花卷,在吃饭的时候,李师傅和他聊起来,“这面条味道好像有点不对劲。”

不过谢强并没有细细品味,他心里一直想着送游客回广州的事,“也许是这样的早餐吃得太多了。”谢强说,他回想起来,仍没发现汤面、泡菜味道有什么异味,当时他也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导游退房时有人头晕

以为是去海螺沟导致

早上7时30分,游客也陆续来到餐厅,开始用餐。

7时45分,李师傅吃完离开,到停车场等候,谢强带的13名广东游客也几乎吃完了早餐,谢强开始收卡退房。他告诉记者,当时就有游客反映头有些昏,开初大家还以为是前两天去了海螺沟有些高原反应,也没有太在意。

  数分钟后有人胸闷呕吐

惊觉食物中毒紧急送院

约7时50分,情况开始恶化,4到5名游客开始胸闷、呕吐,谢强意识到可能是食物中毒,他立即到停车场找司机,从总台到停车场约1分钟,当他找到李师傅的时候,发现他全身湿透了,趴在方向盘上,神志不清,“我叫了两声,他都没有反应。”谢强立即拨打了110,同时快步跑到总台,要求酒店派车将13名游客全部送往离景区最近的磨西镇医院,这时,其他大部分乘客还没有明显的中毒反应。

约3至5分钟后,酒店派来了两辆小车,之后又陆续派车将13人迅速送往约7至8分钟车程远的磨西镇海螺沟医院。

到达医院后,其他游客也开始出现中毒迹象,有些手指、嘴唇发黑,甚至有人开始抽搐,医院条件比较简陋,游客一边输液,一边用氧气包供氧。

导游强撑病躯忙上忙下

安排好游客后自己躺倒

在前往医院的途中,谢强也开始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到了医院门口,他猛喝了几口矿泉水,然后用手抠喉咙,吐出了一些食物残渣,随后和医生一道将游客安排到病房中输液供氧,“我来回跑了五六趟,当所有游客都安排好后,我发现自己也不行了。”

谢强回忆,他感觉全身无力,两腿发抖,意识不清,最后被医生紧急输液抢救了。后来的一切,谢强也记不太清楚了。

昨日,谢强告诉记者,他身体已经好了很多,不过医院抽血检查后仍没有达到出院的标准,“他们告诉我还要治疗几天。”

遇难者追踪

身为医务人员

反而中毒最深

在海螺沟景区中毒身亡的广州女游客谭梅生前任职于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长期从事病案管理工作,并非临床医生。昨日,记者与死者同事取得联系,同事们都说谭梅人很随和,在医院工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