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食品添加剂问题解析 部门推诿失去最佳监管时机

卫生部近日表示,正在协调有关部门研究撤销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处理剂及其相关配套措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然而面粉增白剂只是公众对于食品添加剂安全问题担忧的冰山一角——食品添加剂滥用、超标,食物中使用非法添加物,有关食品安全的消息再次牵动着消费者的神经。

敏感疑惑:添加剂是否被滥用

关于面粉增白剂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前我国100家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曾联名呼吁停止使用增白剂。按规定,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每千克不得超过0.06克。随着加工水平提高,许多面粉企业已不再在产品中添加增白剂,然而抽检却仍能在一些面粉中发现超标案例。

记者在北京西郊锦绣大地物流港采访时了解到,大型面粉加工厂普遍已经停止在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一些企业仍在添加主要出于两个原因:受生产条件制约面粉加工水平偏低;迎合部分消费者追求“品相”的心理。

不只是面粉产品,被形容为“熟悉的陌生人”的添加剂,存在于许多食品中。小小的面包里有多少添加剂?人们恐怕很难想到,复合酶制剂、复合乳化剂、氧化剂、过氧化苯甲酰这些陌生的名称,都是许多面包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20多类约2000种,使用也有严格限量标准。生活中一件件案例表明,添加剂本身并不可怕,怕的是滥用。

吉林省去年一次抽查中发现,某批次葡萄酒山梨酸超标2.3倍;山东寿光对15个咸菜样本的抽检中,4个样本防腐剂超标2至5倍;在以往曝光的案例中,一些“地下”小食品作坊的蜜饯色素和增味剂超标可达十几倍。

再如,色黄素只能用在某些饮料中,有些厂家却将其用于给劣质黄油着色;个别不法商户用含有糖精钠和蛋白糖等食品添加剂浸泡青枣,变青枣为红枣牟利……

另有商家利用产品说明“打掩护”:“有选择”地标注部分添加剂名称,对于可能危害公众健康的添加剂避而不提,此做法在危害公众健康的同时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的灵魂,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适量添加,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对记者说,“食品添加剂替非法添加物背了多年的黑锅。”

投机渔利:为何久治不愈

一个个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违法添加物的案例只是公众质疑的冰山一角,人们更为担忧:这些现象为何难以根除?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不法企业违规操作?

上海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彭瑞衍说,一些商家过度追求色泽和口感而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为了追求低成本高利润而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物,凸显了投机渔利的心态,部分监管环节的疏漏更造成了这些企业投机的侥幸心理。

  • 1
  • 2
  • 上一页
  •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工商总局 即将到期食品须醒目提示
    营养师教你如何看懂食品标签
    硫磺能用来熏蒸食品吗 
    过期食品的认知误区
    超市购买食品应注意哪些事项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屡遭质疑 专家吁公开
    速冻食品新国标允许限量存在金葡菌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疾控中心专家 速冻食品新国标更严格公
    老年人多吃酸味食品润燥护肤
    柏文学  食品安全合格率超百分之九十 
    湾仔码头速冻食品被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经常食用垃圾食品易致男性不育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