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8月份的时候,就有不少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希望借助“开门查质量”的活动,质监部门能在中秋节前好好查一查月饼的质量。省质监局昨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不仅公布了很多消费者关心的月饼的抽查结果,还同时公布了糕点、蜜饯、肉制品、白酒等节日热销产品的“质量指数”。
针对抽查结果,质监部门已经要求不合格企业立即停止不合格产品的生产、销售。同时要求相关企业限期整改,严格食品出厂检验。省质监局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还将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规使用或超量添加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月饼】 不合格“栽”在细菌超标
此次抽查的415批次月饼,合格率为99%,月饼馅料的合格率则为95%。不合格的月饼主要是由于菌落总数、大肠杆菌含量超标,其中江都市常绿酱品厂生产的苏式椒盐五仁月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含量分别超过标准规定8.6倍和3.1倍。不合格的月饼馅料,同样“栽”在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这两个超标上,其中南通市颐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豆沙月饼馅料,菌落总数超标5.2倍;大丰市朝阳糖果食品馅料厂生产的凤梨味焙烤食品用馅料,大肠菌群含量超标7.6倍。“点单”中,读者也希望质监部门能多关注商场、超市在售的月饼,此次抽查就在南京欧尚超市发现了问题月饼,该超市销售的上海优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和风月饼,菌落总数超标1.5倍。
【糕点】 膨松剂中发现铝过量
中秋佳节不仅月饼卖得欢,同时也带动了各种糕点的销售。此次抽查的糕点合格率为96%,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微生物含量超标,其中南京迪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吐司,大肠菌群含量标准超过规定80倍;南京快乐食品厂生产的芝麻酥糖,霉菌含量超标5.4倍。抽查中还发现苏州市吴中区胥口美佳福食品厂生产的绿茶酥饼,铝含量超标2.2倍。南京仁尔斋食品厂生产的北京锅巴,过氧化值超标1.5倍。据介绍,糕点中铝超标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过量使用了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等成分的膨松剂。长期食用铝含量超标食品,会引起神经系统病变。过氧化值偏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哈了”,主要影响的是口感,这可能是由于产品包装不严实导致的。
【蜜饯】 警惕二氧化硫超标
此次抽查的不合格蜜饯产品,发现3种产品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其中,苏州宝带润泰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海口鸿琛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菠萝片,二氧化硫残留量超过标准规定8.6倍。此外还发现部分产品的霉菌含量以及糖精钠含量超标,泰州文峰千家惠购物中心有限公司销售的、广东农夫山庄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九制盐津葡萄,霉菌含量超标3.2倍;苏州宝带润泰商业有限公司销售的、海口鸿琛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桂花芒果,糖精钠含量超标4倍。
二氧化硫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的作用。一般来说二氧化硫随着食品进入体内后生成亚硫酸盐,后由尿液排出体外。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是安全无害的,但超量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慢性二氧化硫中毒,会导致嗅觉迟钝、支气管炎等症状。
【肉制品】 亚硝酸盐残留超标很害人
在此次抽查的377批次肉制品中,发现了8种产品的微生物含量超标,其中苏州市相城区惠民食品厂生产的台湾香肠,大肠菌群超标70倍。此外还发现如皋市宇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长生分公司生产的散装腌腊肉,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1.6倍。
据悉,腌腊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常加入硝,即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的加入可起到发色、抑菌作用,并有助于形成腌腊制品固有的腊香味。但硝加入肉制品后也可能产生一些危害,这些危害包括亚硝酸盐的急性中毒、可能形成致癌物等。
月饼、糕点中不该超标的超了标,白酒里面该达标的却又含量不够。此次抽查的白酒中,就发现4种产品的酒精度不符合企业明示要求,其中江苏蓝色梦香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合心缘酒,酒精度远远低于明示值。抽查中还在两种产品中检出了禁用添加剂,姜堰市扬子江酿酒厂生产的三塘粮酒,乙酰磺胺酸钾含量达到0.06g/kg,而标准规定不能添加。据悉,乙酰磺胺酸钾也叫安赛蜜,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新型甜味剂,它的甜度是蔗糖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如果摄入过量,就会对人体构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差的老人和儿童。
【白酒】 酒精度不达标,添加剂超了标
【蜂蜜】 不够“新鲜”不够“甜”
此次蜂蜜的合格率只有80%,存在较多质量问题。抽查中发现两种产品的淀粉酶活性指标不达标。其中南通市追花峰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