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监测工作,才会非常完整地认识它,或者在比较初步的认识以后,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它是否会纳入我国法定的管理范围。
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说:不认同商城是“重灾区”
通报会上,针对媒体普遍关心的蜱传疾病死亡人数被质疑这一问题,河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许汴利回答,针对这两天媒体报道的个案,河南省疾控中心已经责成商城县疾控部门做详细调查,“我们不排除有死者没有被纳入检测范围”。
在昨天上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针对很多村民反映患病前对蜱传疾病并不了解、当地有关部门对这一疾病的宣传不足等问题,许汴利表示,河南省疾控中心对商城的工作很满意,“无论从对群众的宣传,还是对各级医务人员的培训、病例的收集等方面,商城县做了大量的工作,不然不会有那么多的当地群众知道这一疾病。”
许汴利对媒体把商城定位于蜱传疾病“重灾区”表示无法认同。他表示,由于商城在今年5月31日被卫生部列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县,所以当地就尽可能把相关病例挖掘收集出来,而“除了河南和湖北的两个市多个县,国内在其他一些省市县,就没有开展监测,没有一个全面的统计,因此把商城说成是‘重灾区’就缺乏一定的可比性。”
许汴利称,目前,某人因被蜱虫叮咬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其病名还被称为“综合征”,还不是某个具体的疾病,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地卫生部门会将很多与此相关的病例收集起来进行甄别,这个群体很大,因此说(商城的蜱传疾病)情况多严重,不够严谨。”
记者手记
躲记者,不是个办法
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记者深感采访的艰难。
难的地方不在患者或死者家属,他们愿意对记者敞开心扉,说出真诚真实的话,说出他们的苦恼与忧虑。对于记者的问题,他们什么都愿意谈。
难在于,当地官员对记者几乎什么都不愿意讲。只要一提起蜱虫的事,不少官员都显现出讳莫如深的神色。
这是一种巨大的反差。
难以采访的官员
过去几天,云集在商城的众多媒体记者们都在等,在焦灼中等待,想得到政府部门对相关问题的正式回应。
9月10日,卫生部派出的专家组抵达商城,下午3时多,记者们获知专家组将在商城县政府四楼会议室与县领导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汇报相关情况,立即赶去。县里一位领导看到一下子涌进来这么多的记者,有些紧张,告诉记者们:“我们这是内部交流会议,介绍一下情况,不对外,你们……”
记者们没有走,他们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了解情况的机会。
见记者不愿意离去,汇报中止。专家组随即去医院和疾控部门了解情况。包括多位国家级媒体的记者围着一名当地官员,试图了解些什么,但这位县领导却一言不发,径直走开。
昨天上午,记者巧遇该县一位为卫生部专家送行的副县长,提出采访要求,这位副县长以要开会为由予以拒绝。
多名当地官员向记者表达了对“小报记者”的反感,说他们不负责任地乱写。记者问他们什么是“小报记者”,对方多支吾以对。记者们说,县里把相关的消息大大方方地告诉记者,“小报记者”们不就不“乱写”了吗?
回答记者的是沉默。
缺乏经验的商城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失真,产生误解。官员们为什么不愿面对记者?
河南省疾控中心一位官员曾告诉记者,蜱虫是一种自然生物,是不可能杀灭掉的,丛林和草丛中都有,但并不是每个蜱虫都带毒,也并不是每次被叮咬都生病,让老百姓明白了这些知识,就不会恐慌。商城的有关部门为何不通过媒体将此发布出去?
当地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在他的记忆中,当地还从来没有一次来这么多的媒体记者,商城显然缺乏应对媒体和公共突发事件的经验,“他们应该积极面对,把问题说清楚,化被动为主动,躲记者,不是个办法”。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