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个是否也是蜱虫惹的祸”?更有市民提出疑问,蜱虫都是通过咬人吸血后致病的吗,吃了带蜱的菜叶会不会也致病?猪牛等被蜱叮咬,我们再吃这些动物是否也会有风险?
对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感染科主任张立伐表示,毒蜱虫叮咬后引起最多的是蜱媒回归热、森林性脑炎两种疾病,“几乎所有的虫媒疾病都是通过吸血而传播的,而且是直接吸血发生”,张立伐称,所以如果东西煮熟了,即便有蜱的存在也不会传播疾病,而吃了被蜱叮咬过的家畜,也不会引起疾病发生。
而被叮咬后多年,是否还可能造成发病的?张立伐称,所有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多数都会有一定的潜伏期,但一般都是在3~5天,最多也就一个星期,而蜱虫叮咬后更是在短时间内即可表现出症状,不可能说潜伏几个月甚至几年。
如何才能发现并消灭蜱虫? 要用镊子夹用火烧死
有市民问,发现宠物身上的蜱虫应该如何捉住并消灭它们?杨智聪介绍说,蜱虫在大城市存在的数量较少,主要集中在卫生状况较差的城郊接合部或农村。一般来说,农村的狗身上携带蜱虫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城市卫生条件较好,宠物狗身上出现蜱虫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但是由于草丛多是蜱虫的滋生地,市民外出遛狗回来最好检查一遍。吸饱血的蜱虫有指甲盖大小,一般喜欢藏于宠物的腋下、耳朵和腹部的位置,很容易发现,但是市民在除虫时切忌直接用手接触,应用镊子等工具从叮咬根部除去。此外,因为蜱虫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其强大,95%的消毒水都无法将其杀死,用火烧死或者直接掐死才行。中秋及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杨智聪建议市民在假期减少外出出游林区的几率。
进展
“无形体病”病原体尚未确定
就在昨日,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李德新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此次河南发生的蜱传疾病具体致病病原体尚未最后确定。
据了解,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种原虫等。李德新说,多种病原体可引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包括无形体感染和病毒感染等。今年5月份,卫生部在河南、湖北进行监测的时候,监测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疾病,但这次具体由何种病原体引起,目前还在进一步的研究当中。
“不排除是无形体感染,但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因为已从有的病人检测物中发现布尼亚病毒。”李德新介绍,2006年我国首次发现无形体,是一种细菌。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行病研究所所长何剑锋介绍,无形体病目前可知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宿主动物后,就有可能将病原体传入人体引起发病,这是主要传播途径;另也有研究发现,直接接触危重病人或带菌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也可能会导致传播。不过何剑锋还表示,病原体到底是细菌还是病毒,还在研究中,不排除由呼吸道传播的可能。
“蜱虫病”小资料
·疑似病症名称:无形体病
·发病省份:山东、湖北、河南等省份
·潜伏期:被咬后1~2周,持续高热
·临床表现: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传播途径:除了感染人群能诊治外,疾病的病原体以及传播途径,至今仍是谜
·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 ·发病年龄:以40~70岁居多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