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中国疾控中心 强化麻疹接种并非因为病例剧增

是为了保护群众健康。全球6个世界卫生组织区域,5个区域设立了消除的目标,所以全球必须统一行动。

  流动人口可在居住地接种

  新京报:全国各省麻疹病例分布情况怎么样?北京情况如何?

  梁晓峰:现在流动人口比较大,有的地区接种了,有的没有接种,就有可能造成麻疹传染。

  所以现在各地发病有多有少,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今年,京津冀比较高,单北京就上报了2000多例麻疹病例,这其中一是常规免疫毕竟有漏洞,另外也是北京的流动人口比较多。

  新京报:这次为了保证流动人口接种,出台了什么样的政策?

  梁晓峰:不管有没有本地户口,孩子都可以在居住地接种,而且也不需要拿什么证明。

  另外,像那些边远山区、海岛、牧区,我们也可以采用入户进行接种。

  过去各个省份都做过以省为单位的强化免疫,效果不太好。全国统一免疫,避免流动人口的问题,更容易消除麻疹。

  新京报:如果出现了接种疫苗收费怎么办?

  梁晓峰:这个肯定是要严查的。这次接种实行免费政策,如果有人向家长收钱,一定要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投诉。 

  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影响健康

  新京报:这次选择8月龄到14岁为接种段,可是麻疹疫苗有效保护期是26-33年,成人也需要接种吗?

  梁晓峰:从病例上看,多数麻疹都是小孩子得的,所以这次不会给成人接种。

  新京报:为什么各省市的年龄段是不同的?

  梁晓峰:有五个省份是8月龄到14岁儿童,因为这些省份从来没有实施过全省范围内的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三个省份是8月龄到6岁,这是因为他们原来做过一次麻疹强化免疫;其余省份接种对象是8月龄到4岁,属于后续强化免疫。

  总之,主要是根据各省份麻疹免疫具体情况来定。

  新京报:麻疹免疫屏障率是多少?

  梁晓峰:这次我们要求儿童接种率达到95%。

  新京报:既然免疫屏障是95%,而不是100%。如果少数家长不让孩子接种,是不是也可以形成免疫屏障?

  梁晓峰:我们希望家长打消这种念头。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次免疫接种就无法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了。

  这5%主要是考虑到了禁忌症的人群,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既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也是为了别人的孩子。

  新京报:麻疹疫苗是接种两针,可是现在每人补种一针,能形成免疫吗?

  梁晓峰:通常情况下,麻疹疫苗在孩子8个月接种第一针的时候,免疫率是85%,在18个月复种后,两针免疫率达到99%,但仍存在免疫不成功的人群。

  免疫不成功的人群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导致麻疹局部暴发。

  强化免疫是为了免疫不成功的人群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也就是“补漏”。

  新京报:可是很多孩子出生之后就接种了两次疫苗,或者已经得过麻疹,是不是就可以不接种?

  梁晓峰:强化免疫其实是提供了一次补种的机会,因此国际上在开展强化免疫时,通常不考虑目标人群以往的接种情况,都要接种一剂麻疹疫苗,这样才能建立起高水平的人群免疫屏障。

  所以,我们还是建议适龄儿童,都再接种一次。

  新京报:第三次接种疫苗,会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梁晓峰:绝对不会有影响。国内外的研究也都表明,多次接种麻疹疫苗不会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1.1亿支疫苗不存在“赶工期”

  新京报:为什么选择上海、武汉、兰州和北京的企业来准备这次疫苗接种。

  梁晓峰:这次北京的企业生产的比较少,所以要用到其他地方产的疫苗。可以确定,这些企业肯定是有长时间疫苗生产经验和资质的。

  新京报:现在已经准备了多少支疫苗?

  梁晓峰: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已经准备了1.1亿多支,是够用的。

  新京报:一年多的时间准备出这1.1亿支疫苗,从生产能力上讲,这个时间算不算“赶工期”?

  梁晓峰:这么长的时间生产1.1亿支,完全是在生产能力范围内。不存在“赶工期”的问题。

  新京报:有人认为在北京使用的疫苗就比在山西、河南、青海这些中西部地区使用的疫苗安全,你怎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中国居民健康卡将全国通用 5年内持有率
    中国居民健康卡将全国通用 5年内持有率
    中国慢性肾病发病率攀升 防治指南或于
     中国第一胖 广州手术减肥 甩掉一百斤
    中国已成为富士医疗第三大市场
    中国春节饮食风俗
    中国春节习俗
    2012年中国清洁行业十大评选活动启动
    破解医改困局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深水博
    蒙牛集团不能忽悠中国的亿万老百姓
    中国乳产品何日不再有超标 毒素 
    深圳疾控中心称人禽流感不会人传人无需
    中国人为什么要喝牛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