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卫生部再次释疑麻疹疫苗强化五大问题

nbsp;   (2)近期注射过麻疹疫苗或其他减毒活疫苗,需间隔1个月后补种;

    (3)强化免疫期间有感冒、发热等症状,待恢复健康后进行补种。

    关于不良反应

    同所有药物一样,疫苗对人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异物,绝大多数健康人接种后不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只有极少数因个体差异在接种后发生不良反应,麻疹疫苗也是如此。

    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麻疹疫苗常见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接种疫苗后6-12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两天可自行缓解。罕见不良反应:重度发热反应。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注射疫苗后1 小时内发生;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 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含麻疹成分疫苗(麻疹/麻风/麻腮风疫苗)的不良反应的研究结果,其一般反应发生率分别为:局部疼痛、肿胀、红晕约为 10%,发热大于38℃为5%—15%,烦躁、不适和全身症状(包括轻度皮疹或结膜炎、关节痛)为5%;其异常反应发生率分别为:热性惊厥330/100 万剂次、血小板减少症30/100万剂次、不伴休克的急性过敏反应10/100万剂次、过敏性休克1/100万剂次、脑病小于1/100万剂次。

    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家长也不必抱着自认倒霉的态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是一项公共卫生措施,在保护人群健康的同时,极个别人因个体差异承担了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对麻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严重疑似异常反应,遵照“先临床救治、后调查诊断”的原则,做到早期、正规、系统的治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调查诊断专家组进行调查诊断后,如果认定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应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制订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办法,对受种者给予一次性补偿。

    此外,如果有疑问,家长可以向12320(全国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或当地政府指定的咨询电话咨询相关信息。已开通12320热线的省市区有:北京市、上海市、河北省、江苏省、福建省、吉林省、甘肃省、青海省、云南省、湖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安徽省。其他省市区的咨询电话为:海南省(0898-65339954)、陕西省(029-82221350)、黑龙江省(0451-55153642)、浙江省 (0571-87115039)、四川省(各地市分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0991-3855162)、天津市(022-24333479)、重庆市 (023-68813088)、广东省(020-84451025)。

    本报北京9月9日电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卫生部长陈竺获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春节期间首都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99 98
    健康过春节 如何清扫家里卫生死角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药品集中
    卫生部征集到近300种检测地沟油方法
    北京女大学生裸体人体彩绘 抗议黑心棉
    卫生部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7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教你如何存放拆包后卫生巾
    消毒剂抽检卫生不过关 抑菌制剂抽检近
    糖友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好四件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