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实地踏访获得的信息,比如肉馅宝、辣椒素以及豆浆香精等,武汉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昨日表示,“只要是取得国家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都可以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使用。问题的关键不仅是一滴香等是否有质量问题,还在于企业在使用时应该向消费者明示。”
今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等新法规,明文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需要向消费者明示,例如目前在饮料、红酒等产品标签上已经标注出所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具体化学名称,但是目前各地频频使用添加剂的餐饮行业,并未对外明示。
据了解,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已经进行过多次检查,但检查并不是目的,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制度,让餐饮企业履行告知义务,强化餐饮企业的责任,规避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仍待破题。
4 香料标准已极度缺乏
此外,即使“一滴香”等添加剂大多都获得QS质量安全许可,也不一定意味着绝对没有问题。
记者从省质检院了解到,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家食品工业分类有共计1097种可以使用的食品香料,但香料类产品标准的仅有42个,香精类标准有2个。1000多种香料,仅有几十个产品标准,不到总量的4%,这严重影响香精香料的发展,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
据介绍,合成香料是一个纯粹的化学过程,产生有毒有害副产物在所难免,如果没有产品标准,很难控制品质以及安全。天然香料在提取过程中也大量使用化工产品作为溶剂,包括一些致癌物质,如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如果没有产品标准的科学规范,这些提取剂残留就没有界定,可多可少,受危害的最终还是消费者。
记者从商家提供检测报告看到,监管部门对“一滴香”大多仅仅检测重金属、含砷量等指标,但却并没有涉及苯、甲苯和二甲苯等项目。
此外,相关标准“太老了”,现有的标准除了乙基麦芽酚(GB12487-2004)是近期的外,其他都已经十几年了,天然薄荷脑
(GB3862-1983)以及香兰素(GB3861-1983)等的标准已经20多年,按照标准一般3年就要更新的国际惯例,香精香料的标准远远超期服役。
由是观之,一滴香等食品添加剂生产环节的标准过时,使用环节的标准落空,才导致餐饮行业种种乱象层出不穷。如何从根本上对上述问题加以治理,考验职能部门的管理智慧。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