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千名流动少儿生存调查 心理问题检出率达30

4所简易民办小学。然而,并无办学资质的学校,因管理混乱引来家长投诉。此后,洪山区政府针对流动儿童,创办了小学兼初中的金鹤园学校。

然而,让熊学焕颇为惊讶的是,刚开始,学校每年有100多名学生“不辞而别”。直到义务教育免费后,这一现象才有所好转。尽管这样,如今学校每学期依然有30多名学生流失。

熊学焕说,这些流动儿童。随着父母工作或生意的变动,在一个城市或多个城市之间,反复地迁徙居住,没有一个固定居住地或求学地。金鹤园学校有28.58%的流动儿童转学一次,15.78%的流动儿童转过2次以上学。

“典范”的姐弟

其实,栖息在大洲村的外来务工者,并不乏雄心勃勃者。他们希望将子女培养成大学生,改变打工的命运。

让大洲村无数外来务工者羡慕的是:与他们同住出租屋的黄陂农村王家姐弟,去年一起走进了大学,这成了大洲村所有流动儿童的典范。迄今为止,王家姐弟是唯一从大洲村出租屋走出的大学生,姐姐王丹就读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弟弟是武汉科技大学国防生。

王家姐弟是刘师傅表姐的孩子。刘是黄陂人,在武汉工地上打工,他有一个15岁的女儿和一个9岁的儿子。大女儿在外打工,他把希望寄托在9岁的儿子身上,希望儿子有朝一日像王家姐弟那样有出息。

“这里的环境不好,大人、小孩只懂得玩。”刘师傅认为,大洲村没有中心城区的社区氛围,也没有社区那样专供孩子们学习的场所。刘师傅对儿子管教很紧,他请了王丹担任儿子的暑期家教老师,辅导儿子整整2个月。但像刘师傅这样严厉的家庭教育,在大洲村很少见。

在大洲村的许多家长看来,王家姐弟能考上大学,“这是天生的”。金鹤园学校校长牛安民说,流动儿童学习呈现两极分化,少部分流动儿童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良好,遇到困难虚心向老师和同学求助,成绩优良;但绝大多数流动儿童自觉性差,自信心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欠佳,厌学、逃学和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陌生的父子

在大洲村,许多孩子在这个城中村里出生;也有一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辗转来到城市寻找失去的亲情。

但在武丰小学校长胡学志看来,这些流动儿童,并没有因此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依然处于亲情饥渴状态。

8岁的鄂州孩子谢志明说,他并不认为城市里的生活有多么幸福。白天,父亲基本上在外打工,晚上回家吃完饭就睡了,很少管他。谢觉得,老家更好玩,那里有他的爷爷,还有跟他同年的堂哥堂弟。“我们可以天天一起玩,有爷爷照顾我。”谢父说,他早晨出门,晚上回来吃完饭就睡觉,父子俩几乎没有沟通,也不知道儿子心里想着什么。有时候,儿子对他来说很陌生。

今年6月,外来子弟占60%的武丰小学老师,给学生家长带去了一封《暑期告家长书》:孩子的学习要保持规律,请妥善安排;为孩子购买书籍,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再忙也要带着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地方游玩……

虽说打了这样的招呼,但校长胡学志并不乐观,他说,绝大部分家长宁愿在家打麻将,也不会挤点时间带孩子出去玩。这让胡学志很忧虑。胡说,学生家长“重养轻教”,总借口“忙于生计”,而冷落了孩子,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想法。

金鹤园学校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平均每天跟父亲讲一句话,而与母亲也仅说三句话。他们中大多数孩子把能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件,但却苦恼于和父母有“代沟”。记者在大洲村随机采访10名流动儿童,大部分表示“父母从来没有带我们到武汉城区游玩”。

卖蛋糕的女孩

暑假期间,在大洲村能随时见到帮父母守店、守摊的孩子身影。

张紫嫣(化名),今年11岁,大冶人。今年9月将上初中。

张很懂事,帮父母守蛋糕店,还要照顾6岁的小妹妹。她羞涩、内向,话很少,只是偶尔一笑。

一名顾客要称3元钱的蛋糕,她随手一拎,就能抓出3.2元的蛋糕,动作熟练准确,俨然一个老生意人。“2毛钱就算了。”脸上,流出自然、羞涩的笑。收钱、找钱,顾客满意离去。然后,她又抱着妹妹,端坐在店里。

金鹤园学校校长牛安民说,大多数流动儿童在课余时间,要承担繁重的家务活,成了家里的“重要劳动力”,例如准备全家人的一日三餐,洗全家人的衣服,更有一部分孩子晚睡早起要帮父母做工、打杂。

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

武丰小学校长胡学志认为,一些家长忙于生计,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直接放任了孩子。一些孩子离开学校后,因没有公共休息娱乐场地,单一的假期生活,导致自觉性较差的孩子沉溺游戏不可自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第五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将开 千名院长
    甘肃卫生厅将要求千名中医师开微博
    重庆千名干部顶班上岗街头体验酷暑
    新京报 流动儿童医保也应由流入地政府
    北京麻疹发病率比全国高4倍 流动人口占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