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卫生部调查南京龙虾致病事件 锁定病因是瓶颈

近一个月来,南京相继有几十名市民在食用小龙虾后患上横纹肌溶解症,官方公布的有完整住院病历的病例达19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记者昨天获悉,卫生部已经派出相关专家到南京调查。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告诉记者,中国疾控中心已派出食品安全和检验方面的专家抵达南京。他表示,此事的调查以当地有关部门为主,卫生部专家主要给予技术支持。

锁定病因是瓶颈

前天下午,在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内,有关专家召开了一场研讨会。据与会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教授透露,目前调查的最大困难在于,没找到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直接病因。

据悉,横纹肌溶解症指骨骼肌急性破坏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磷酸肌酸激酶等肌细胞内容物,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最大危害是,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极易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竭。主要表现为突发的肌肉疼痛、肌无力、尿呈酱油色。

郝凤桐说,横纹肌溶解症的病因很多。就物理因素而言,任何使骨骼肌超负荷运动的过程,都有可能致病;就化学因素而言,除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毒蘑菇中毒、毒蛇咬伤等外,可能的致病药物至少涉及六大类、上百种。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逐一检验筛查,无异于大海捞针。

疑因抗生素污染

郝凤桐说,横纹肌溶解症在临床上是少见疾病。

南京短时间发生群体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小龙虾是致病因素载体的可能性很大。此外,近一时期,福州等地也发生了数起进食小龙虾后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病例。

郝凤桐表示,本次小龙虾致病的病因,极有可能发生在养殖环节。他在博客中写道:“首先需要排除兽用聚酯类抗生素污染的可能。兽用聚醚酯类抗生素常用于家禽类抗球虫病的治疗,其中毒的表现主要为横纹肌溶解症。由于小龙虾能适应各种水体环境,摄食范围极为广泛,一旦其生活空间出现兽用聚醚酯类抗生素污染,有可能导致该病症的发生。”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卫生部长陈竺获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春节期间首都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99 98
    健康过春节 如何清扫家里卫生死角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药品集中
    卫生部征集到近300种检测地沟油方法
    北京女大学生裸体人体彩绘 抗议黑心棉
    卫生部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7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教你如何存放拆包后卫生巾
    消毒剂抽检卫生不过关 抑菌制剂抽检近
    糖友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好四件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