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间,如果院方在患者死后要求其家属立即将遗体运往 殡仪馆,很容易和死者家属发生冲突。“为了能说服他们把遗体送往殡仪馆,我们有时只能带他们到太平间,把4台冰柜全部打开让他们亲眼看看。”他说,看到家 属三更半夜把遗体往殡仪馆送,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无主遗体给医院带来的问题,除了高昂的成本和正常存放遗体的困难外,还有医疗欠费的压力。昆医附一院院长陈明清近日透露,该院的医疗欠费,累计已达1.6亿元。这些欠费都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其中大量的病人属于无主病人,“无主病人拖欠的治疗费,全靠我们医院自行消化。”
冰柜超负荷 温度达不到要求
32岁的赵艳平在医院太平间工作有六年的时间了,他目前的身份是昆明市殡仪馆派驻延安医院太平间工作人员。在延安医院太平间的三组冰柜内只有16个存放遗 体的格子,现在已经塞进了49具遗体。由于冰柜长期超负荷运行,已经很难达到冷藏尸体所需要的温度。“按照规定要达到零下9摄氏度,现在估计里面只有零下 5摄氏度。”赵艳平说。
赵艳平说,根据规定,无主遗体的处理过程一般是这样的,在患者死亡后由公安部门在72小时内检验遗体,完成遗体拍照、取样等保存证据工作,出具死亡证明, 之后在媒体上登载限期认尸启事,公告认尸期限为5日,期限届满无人认领的无主遗体,由公安部门出具遗体火化告知书,通知当地县(市)区民政局处置遗体。如 果按照这个流程来处理,无主遗体不会在医院太平间内存放太长的时间,便可以送到殡仪馆火化。
但实际上,由于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如果处理不当,一旦有死者家属前来认领遗体就会发生法律纠纷,相关部门面临着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的压力。医院、民政部门和公安部门都有各自的顾虑,导致无主遗体的处理工作错综复杂。
■最新进展
昆明本月将处理50无主遗体
“无主遗体的处理,是长期以来困扰殡葬管理和殡葬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昆明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瞿勤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昆明市就颁布了《昆明市无主遗体管理实施办法》,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具体问题,例如涉案遗体,涉及医疗纠纷的遗体等等。
“涉案遗体必须有公安部门的处理证明,否则我们也不敢处理;涉及医疗纠纷的遗体如果没有家属签字同意,一旦我们把遗体火化了,弄不好要吃官司。”瞿 勤说,根据这些情况,今年4月公布的新修订的《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注意到这些问题,和公安部门进行了协调,对于涉案遗体一时处理不了的,先提取DNA样 材,例如头发或者身体的其他器官,先保存下样本后再把遗体火化,如果今后找到家属了再通过DNA样材对比。
瞿勤说,在新修订的《条例》中规定,提取的DNA样材由公安部门保存下来,保存的费用以及需要做DNA化验的费用,由民政部门从救济款项中划拨一部分出来作为专款专用。
经过昆明市殡仪馆和昆明市公安局以及主城四区的公安分局积极联系协商,从7月中旬开始,已经对大约50具无主遗体进行了集中尸检和取样保存证据等工作。本 月内,昆明市殡仪馆将对这50具无主遗体逐步进行火化处理。各大医院太平间无主遗体爆满的局面,近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医院方面仍然担心,如果没 有一个完善的处理机制和相关的经费保障,或许一年后,医院太平间将再次出现无主遗体爆满的情况。
生活新报 记者 刘启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