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泳池卫生安全堪忧 汗尿与消毒剂混合可致癌

标的游泳馆。还要闻闻游泳池水的气味,若有呛鼻的漂白粉味,最好不要下水。

  一位体育界的朋友告知,他发现,游泳运动员一般都是“黄毛”,他开玩笑地说,他们可能是一天到晚地泡在水里,黑头发被“漂白粉”“漂”变色了。他说的话,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即使是在水质达标的泳馆里,也应根据个人的体质控制好游泳时间。成人游泳的黄金时间应为40分钟,以避免水中氯元素对身体的伤害。

  而且,游完泳后,一定要用清水彻底清洗,并用肥皂或浴液消毒,头部、脸、脚要重点清洗。

  为何脚也要重点清洗?因为人下水前,来回都要经过“洗脚池”,为短时间内强化消毒,洗脚池中的“氯”的含量,比泳池中的要多出好几倍。

  游泳后鼻腔会积聚分泌物(鼻涕),有条件的最好用深海水(市区各医院都有售)冲洗鼻腔,以清除鼻涕、保护鼻黏膜、预防鼻炎。

  3、汗、尿与消毒剂混合可致癌

  美国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泳池中的有机物与泳池中的消毒剂混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合物三氯甲烷,有致癌危险。这项研究发现刊登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

  研究人员对从公共泳池中提取的水样以及自来水样本进行了评估。通过系统性哺乳动物细胞基因毒性分析,他们对水样中的化学物质副产品是否会导致基因变异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所有经过消毒的泳池水样导致的DNA受损程度,均超过自来水。

  美国伊州大学遗传学教授、研究员迈克尔·普莱瓦表示:“泳池内有游泳者的汗、毛发、脱落的皮肤、尿(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承认在泳池内小便)以及他们使用的化妆品和防晒霜等消费品,这些东西通常富含氮,在与消毒剂混合时,它们可能发生化学改性,转变成有毒物质三氯甲烷。动物实验证实,即使相当低浓度的三氯甲烷也可以致癌。”

  为调查“汗、尿以及其他有机物”与泳池中的消毒剂混合在一起可引发的健康风险与患膀胱癌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选择了1219名膀胱癌男女患者以及1271名非膀胱癌患者参与研究,观测他们在饮水、游泳、淋浴时与加氯水的接触程度,结果发现,泳池使用的消毒剂确实与基因受损联系在一起,这种受损可导致哮喘、膀胱癌等疾病的发生。

  李群燕老师解释其原因:泳池中的氯元素和有机物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新的化学物质三氯甲烷,可以和机体内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蛋白质加合物,或DNA加合物。

  蛋白质加合物,就是在蛋白质的结构上又加了点别的东西,这必然引起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蛋白质是构建组织器官的“砖头”,蛋白质结构变了,必然引起组织器官功能的变化,细胞的生长也会发生改变。

  种种变化可加速人的衰老,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甚至诱发癌症。

  如果形成了DNA加合物,可使DNA上被结合的部位被掩盖,丧失了功能,造成了基因的错配,从而导致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又造成了细胞突变,突变的细胞无序、疯狂地生长,癌症即发生了。

  参与研究的美国专家还指出:这项发现首次证实,这些化学物质通过呼吸道吸入,或者被皮肤吸收,对健康的危害程度和直接咽下是一样的。而且,这种有毒物质一旦通过皮肤或经呼吸道由肺部吸收,致癌性比起直接摄入会更高,因为它无法通过肝脏进行解毒。

  4、降低泳池毒性有良方

  但是,这一最新研究发现,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远离公共游泳池。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简单的步骤,以降低消毒剂的毒性,营造更为安全的泳池环境。

  建议:

  1、“游泳池水的消毒剂应该避免溴元素”。

  溴在自然界中和其他卤素一样,没有单质状态存在,它的化合物常常和氯的化合物混杂在一起,而溴离子的存在,则会促进三氯甲烷的生成。

  2、“最好的办法是将水中的氯经过紫外线处理”。

  高强度,宽光谱的紫外线系统(又被称为中压紫外线)可以将水中的游离氯和氯胺降解成为无害的副产品。

  3、专家强调,“游泳池管理人员应该提醒游泳者不要在池中小便!”

  对于游泳者,则建议:“他们应在进池之前沐浴,减少可能带入泳池的有机物,进而降低池水的基因毒性;并在游泳后将全身清洗干净,避免致癌物质被皮肤吸收。而且游泳池里的水最好别喝,如果不小心喝进肚里,也不用过度恐慌,只要多喝一点水,就可以帮助这些毒物随尿液排出体外。”(李兰陵)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卫生部长陈竺获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春节期间首都卫生监督检查合格率99 98
    健康过春节 如何清扫家里卫生死角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卫生部 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药品集中
    卫生部征集到近300种检测地沟油方法
    北京女大学生裸体人体彩绘 抗议黑心棉
    卫生部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7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教你如何存放拆包后卫生巾
    消毒剂抽检卫生不过关 抑菌制剂抽检近
    糖友保持口腔卫生要做好四件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