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壹周刊》杂志日前报道,霸王集团生产的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以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经化验发现均含致癌物质二恶烷(Dioxane)。随后内地媒体跟进报道称,在飘柔洗发水、汰渍洗衣粉中也发现了二恶烷。网友们把这种此前不为人熟知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妆品行业的三聚氰胺”。
7月16日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经过抽检,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制售的洗发水中,二恶烷含量不会危害健康。霸王集团网站称,抽检的霸王产品中二恶烷含量为10ppm(百万分之十),远低于欧盟及美国部分地区的含量标准,对人体无害。那么,这个二恶烷究竟是何物?各国对其使用有何限制?
二恶烷并非“新名词”
“二恶烷”这个不为人熟知的化学名词,并非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2009年3月,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婴儿香桃沐浴露便被国家质检总局检出含有微量二恶烷。当月29日,北京消费者史某购买了一款婴儿香桃沐浴露,发现产品包装上未明确标注含有二恶烷成分及含量。
史某为此起诉至法院称,强生公司的产品中含有二恶烷,对人身健康构成危害;强生公司未在产品包装上标注含有有害物质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强生公司辩称,微量二恶烷系技术上无法避免的原因,而从原料中带入产品的,公司从未主动在产品中添加任何有害物质,且正常使用该产品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害;现有产品包装完全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公司并未侵犯史某权利。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要求广东省药监局对强生公司进行现场检查,结果显示,抽检样品中二恶烷的含量水平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法庭因此驳回了史某的诉讼请求。
霸王集团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表声明称,霸王洗发水本次检测出来的二恶烷含量“远低于世界最严格的安全标准,不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任何影响”。
二恶烷是原料加工的副产品
二恶烷是一种透明无色的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在室温下为液体,沸点为摄氏101度,有轻微的类似乙醚的清香气味,属微毒类,可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混溶。二恶烷常见于洗发水、沐浴露、化妆品等;也作为工业溶剂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金属表面处理、药品、杀虫剂、防冻剂、造纸业等。
美国自然新闻网报道说,加利福尼亚州环境保护局称,二恶烷会导致癌症,还会对肾脏、呼吸系统、神经系统造成损害。美国环境工作小组(EWG)表示,二恶烷是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因素之一,它在自然环境中对水的亲和性较强,且不易为生物所降解。二恶烷广泛存在于牙膏、洗发精、除臭剂、化妆品等个人护理用品中,但二恶烷并不是原料,而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乙烯醚硫酸盐(AES)在硫酸化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生产商可以通过特定工序降低二恶烷的含量,但目前这一步是非强制性的,因为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目前我国和美国的国家标准里都没有对原料加工所产生的微量二恶烷进行控制的规定,但二恶烷属于化妆品中禁止作为生产原料主动添加的成分。如此看来,二恶烷事件与三聚氰胺事件有着质的不同:三聚氰胺是不法厂商为了增加牛奶制品中的所谓蛋白质含量,而人为添加的一种有害物质。
乙烯醚硫酸盐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广泛应用于日化、纺织、皮革等领域,全球年消耗量达百万吨。因其质量优越、性状温和且符合卫生及环保要求,乙烯醚硫酸盐已逐步取代了肥皂等传统洗护用品的重要成分——脂肪醇硫酸盐(AS)。那么,因乙烯醚硫酸盐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二恶烷,对人体健康会有什么危害?
美将二恶烷列为2B级致癌物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已将二恶烷列为2B级致癌物,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机构(NIOSH)的研究表明,二恶烷可导致头晕、呕吐、昏迷、腹痛、眼睛发炎,可通过个人护理用品被皮肤吸收,并进入血液和内脏,可能产生累积性伤害。
研究表明,二恶烷对人类存在可能的致癌性,对动物存在明确的致癌性。英国《食品与化学品毒理学》杂志称,英国专家曾将二恶烷掺入小鼠的饮用水中,使之浓度达到5000ppm(ppm为浓度单位,即某种物质占溶液总质量的百万分比)甚至10000ppm的高水平,连续饲喂两年,结果发现这导致小鼠罹患肝癌和鼻癌。不过,如果其浓度降至100ppm并饲喂同样时间,小鼠并未出现任何毒性反应,肿瘤发生率也无上升趋势。小鼠体内二恶烷的新陈代谢研究显示,当二恶烷摄入剂量超过机体解毒剂量时有致癌性,未超过时则不表现毒性。
在二恶烷对人体的影响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短暂接触高浓度的二恶烷可导致受试者眼、鼻及喉黏膜受到刺激,但长期(25年)暴露于微量(0.006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