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 幸福感低于正常儿童

>

最新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显示,我国2009年流动人口达到2.11亿人,其中14岁及以下儿童占20.8%。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司副司长王谦认为,我国流动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流动人口举家迁移比例上升,在流入地长期定居倾向明显。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源于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这主要是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造成的割裂,使农民工群体难以享受居住地的公共服务、社会福利和保障。而“以流入地为主”的方针,没有涉及义务教育经费如何随儿童的流动而转移,从而加剧了流入地政府的财政压力。

刘霞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融入城市过程中容易产生被拒绝感,表现为强烈的歧视知觉。而留守儿童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具体表现为消极情绪的增加。

儿童时期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转变和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确立的时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正奎对此很担心。他认为,如果无视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权益,我们将迎来情感残缺、社会和家庭责任冷漠甚至充满反社会倾向的一代,从而使社会陷入大量的“无因由对立”和矛盾冲突的漩涡中,这将是现代化和城市化不堪承受之重。

从各方面看,流动优于留守。应尽快建立合理的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暑假来临,广州机场火车站“小候鸟”倍增。与春运返粤潮不同的是,来的多是3—14岁不等的留守儿童。他们许多人趁着假期来广州与打工的父母团聚。一名留守儿童说:“我希望和爸爸妈妈团聚,希望自己能留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样感觉就和其他孩子一样了。”

对比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浙江师范大学的王水珍和刘成斌认为,无论在身心健康、知识广度方面,还是在人际关系方面,流动优于留守。这意味着农民工子女选择流动,更能够促进其健康发展。社会各界投入更多关爱和支持,尽快建立合理的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和城里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杨东平提出,改善农民工子弟教育需要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一方面流入地政府有责任主动承担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同时,通过试点建立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教育券”的制度,流动儿童持券到城市学校就学,在省市之间集中兑换教育经费。城市则应建立市、区、镇三级政府分担的财政机制,使各级政府共同分担流动儿童的教育责任,为农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的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

目前,留守儿童短期内大多还无法流动起来。有专家建议,在学校教育方面, 实行“代理家长制”,把留守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学校和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同时尽快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共同对“留守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为他们提供倾诉的渠道,使他们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的疏通引导。

刘霞认为,从儿童一生的发展历程来看,流动和留守是暂时阶段,对儿童个体的影响效应也是阶段性的。环境弱势不等于儿童能力弱势, “处境不利”不等于“不正常”,处境不利下的儿童并非就是“问题儿童”。对于流动和留守儿童在发展指标上的相对弱势,应该放在更为宏观的环境背景下加以改善和提高。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我国将推行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我国直升机医疗急救高昂费用引争议
    我国十二五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 
    我国拟将鼠标手与颈椎病纳入职业病
    我国尚无法国PIP公司人工乳房质量事故
    药监局称致癌隆胸产品在我国尚无不良反
    报告显示近10年我国居民超重率飙升8个
    我国半城市化人口达一点二八亿 户籍制
    十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月全食即将于十
    我国存活艾滋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
    我国肝癌诊断方法取得重要突破
    卫生部 我国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下降至7 
    我国患不育症男性高达百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