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这在人口较少的国家或许有相当效果,但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一是“进口新娘”不现实,二是杯水车薪,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男女比例失调还会带来就业挤压问题。一位经常来往于广州、杭州、上海等地的服装老板介绍说,目前一些服装厂男女工比例已达4∶6,不少纺织厂因招不到女工而停业。原新分析,男性劳动力过剩会增强劳动力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女性就业难度;某些行业和职业中,可能出现女性短缺而要男性替代的现象;某些男性就业岗位会因为劳动力过剩,引发男性激烈争抢。
原新强调,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与人口老龄化交织,将加剧人口结构的不合理性,威胁人口生态安全,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其深远危害,不亚于上个世纪中叶的人口膨胀。
农民工正成为“婚姻剩余男性”的主体之一,并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B超成为直接“杀手”——
“女孩失踪”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从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到非法人工终止妊娠的“一条龙”黑市
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已经上千年了,为什么近30年才出现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少子化和B超普及是直接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日本、中国等具有男孩偏好的亚洲国家或地区在生育率下降过程中,普遍出现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因为那时B超设备开始普及。许多人怀孕4个月后,经B超鉴定胎儿性别,男胎保留,女胎引产。
性别比失衡问题突出反映在农村。过去20多年里,考虑城乡差异,国家对农村的生育政策,实际上是生男即止的规定:头胎生男孩的,不再生二胎;头胎生女孩的,可以再生一胎。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