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弱视标准重大修正 中国超1 3弱视儿童 摘帽

近年,医学进步频频修改教科书

按照现行《眼科学》教科书的标准,在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儿童矫正视力一旦低于0.9以下,即可被诊断为弱视。昨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周炼红教授介绍,上周日,中华眼科学会在上海对这一诊断标准作出重大修正,此举将为我国超过1/3的弱视儿童“摘帽”。

作为中南地区的眼科学代表,周炼红教授参与了此次修订。她向记者介绍说,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发育的眼病,此前,我国一直采用1987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制定的弱视诊断标准,即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即可被确诊为弱视,需接受一系列治疗。按照这种标准,我国儿童弱视发病率为3-4%,大约有近2000万儿童患有弱视。

但是,眼科医生们在多年的接诊中发现了一个问题:儿童年龄越小,弱视的发病率越高,治愈率也越高;而随着年龄的增大,弱视发病率越来越低,其治愈率也越来越低。这表明,这一诊断标准已经“有问题”。

周炼红教授介绍,这种诊断标准导致很多儿童被冤枉扣上了“弱视”的帽子,对儿童身心及其家庭都造成了严重影响。国内大量研究还发现,儿童年龄与视力确实存在密切相关性。

上周日,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学组就此重新定义弱视:即3岁以下儿童为低于0.5;4-5岁低于0.6;6-7岁低于0.7;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据悉,这一诊断标准将在新版《眼科学》教材中被采纳。

据了解,近几年,医学教科书频遭“质疑”。如以往规定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手术年龄为3至7岁,现在已提前到1岁以内;以往主动脉夹层被视为手术禁忌,90%的病人因此死亡,而今9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重获新生。

医学专家分析,现行医学教科书频遭“质疑”,缘于疾病谱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医学技术的进步,这意味着诊疗方法越来越规范,更多患者能受益现代医学。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明年京津冀开始监测PM2 5 汽油新标准计
    北京汽柴油标准拟提高 PM二点五浓度随
    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屡遭质疑 专家吁公开
     扶贫线 大幅上调超国际标准 比零久年
    卫生部 速冻食品安全标准并未降低
    南京拟提医保保障标准 住院费报销比例
    2011卫生标准有奖知识竞赛获奖名单
    中医药标准化面临诸多挑战 仅两项获立
    全国将统一社保卡标准 身份证号作为卡
    人民医院院长王杉等专家解答信息化标准
    辽宁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征求
    北京发布健康标准满足34项指标才算合格
    专家称食品添加剂按标准食用无害 不应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