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禁烟背后存利益拉锯 控烟迟缓折射体制困局

>

尽管近年来,我国全面开展禁烟运动,控烟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制定和出台了关于控烟的地方性法规,但中国整体控烟形势依然严峻。到目前为止,国家投入到烟草使用状况及消费模式调查上的经费屈指可数;卫生系统的临床戒烟服务仅在少数几个大城市得到开展;在烟盒上印刷图片警示信息的措施至今未能通过;以各种隐蔽形式出现的烟草广告和促销依然屡禁不止;而烟税的提高也远远不及人们消费能力的增长。

烟草税几经调整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家,卷烟总产量与烟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1/3左右,全国烟草行业共计1000多家工、商企业。烟草产业解决了我国360多万烟农、50多万企业职工、400多万个零售商户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长期以来,烟草行业实行“寓禁于征”的重税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烟草财税体制共进行了7次改革和调整:1983年卷烟工商税上划为中央税;1992年11月烟草产品税率调整;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1998年7月进行税率调整;2001年6月对烟草制品税收政策的调整;2002年所得税分税制度调整;2009年,国家再次对烟草制品税收政策进行调整。

2009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中,规定甲类香烟的消费税从价税税率由原来的45%调整为56%,乙类香烟由原来的30%调整为36%,雪茄烟由原来的25%调整为36%。除了在生产环节进行调整外,在卷烟批发环节加征从价税,税率为5%,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卷烟批发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凡是批发销售的所有牌号规格卷烟的,都要按批发卷烟的销售额(不含增值税)乘以5%的税率缴纳批发环节的消费税。

业内专家分析,中国的卷烟分甲类烟和乙类烟,原则上在提税之后,甲类烟的税率就变成56%,乙类烟变成36%,但是与此同时,原来50块到70块的一条烟是归结为甲类,现在把这个价位的烟从甲类烟调整到乙类烟。换句话说,这个比例的卷烟的税在这个价位的这些卷烟的税不是增了,而是降了,就是说是从45%改为乙类烟的36%,实际上是下调了9%。

实际上,我国烟草业制品总体税率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并不算高,比如日本烟草税率为61%,德国为70%,巴西为74%,英国为80%。以英国为例,从1998年后,英国的烟草税平均每年增长5%。目前,英国政府对烟草征收的税费在烟草价格中占80%,排名世界第二。目前,一盒20支装的普通品牌香烟售价在6英镑左右,相当于人民币近70元。昂贵的烟草税使一些烟民不得不戒掉香烟。

警示标识缺乏震慑力

根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提供资料显示:我国有庞大的烟民群体,其中70%的烟民没有戒烟打算,而只有3.5%的烟民戒烟成功。专家们认为,这跟我国戒烟宣传方式有直接关系。

有调查研究表明,卷烟包装上清晰明了的健康警告标语是最经济有效的控烟干预手段之一。绝大多数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能留意到卷烟包装上的健康警告。

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两年前的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会议上,我国曾“荣获”“脏烟灰缸奖”,颁奖词是“宁要漂亮烟盒,不要公民健康”。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许桂华以“中华烟”为例说明应严肃对待烟草广告。她说,“中华烟”在出口加拿大时,包装采用整版的恐怖图示;在中国销售时,却只有“吸烟有害”的字样,这是对国人“轻描淡写、隔靴搔痒”。目前市面上“中南海”烟包继续用“科技创新生活”、“清新风尚”等美丽的辞藻,甚至打着“支持希望工程”的口号来推销的烟草制品。最新出品的中南海“蓝色风尚”更是宣称采用了“中草药添加”、“纳米三元复合滤嘴”等全新“减害”技术。专家指出,这样的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款,而且是对世卫《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和13条的公开挑战。

《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规定,烟草制品的包装和标签必须印上警示语,宜占据50%以上的面积,但不应少于30%,最好有警示图片。国内一些知名品牌的卷烟外壳上的健康警语从包装侧面移到了正面,“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可减少对健康的危害”的字样以及相对应的英文占据烟盒正面下方1/3的面积。不过,并没有对字体的样式和颜色作统一要求,专家指出警语和过去相比一样笼统含糊,很多香烟外包装采用缩小和淡化字体的方式,使警语成为包装花纹的陪衬。而在国外,情况则大不相同。美国生产的香烟在包装边缘印有四处警示标语。加拿大和英国的警示更醒目,包括更多的健康警告均印在包装的正面和背面。加拿大的标签占据了烟盒正面和背面各一半的面积,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重庆政府机关明年全面禁烟 公交不再打
    公共场所禁烟可明显降低二手烟危害
    痛经背后隐藏三大妇科疾病
    美味果冻背后的三个恐怖真相
    专家解读时尚美甲背后的健康危机
    十病九痛 解密8种痛感背后的疾病
    禁烟令收效甚微 烟雾难散
    禁烟令收效甚微 烟雾难散
    地方最严控烟立法通过个人办公室禁烟条
    四招美背操 让你背后也能吸引人
    公共场所 离完全禁烟目标还很遥远
    济南禁烟成一纸空文 15年未
    我国尚无禁烟全国性法律 地方先行制订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