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健康快讯 >> 大众健康 >> 正文  

中国人油盐超标难治 营养立法

在日前举行的第三届北京健康管理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在日常饮食中,北京市居民食用油量严重超标,人日均摄入量为54.6克,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量的25克标准超过两倍多。食用盐量也严重超标,城市居民中人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人日均盐摄入量6克标准的近两倍;农村居民人均日盐摄入量为17克,接近国际标准的3倍。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北京市居民各种慢性病的高发。

记者在北京的几大超市发现,销售桶装食用油的货架前人头攒动。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色拉油,面对品牌众多、种类齐全的食用油,顾客在认真挑选。

“现在生活改善了,吃的油也比以前多了。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要吃一桶五升多的油。”一位刚刚买了一桶食用油的顾客对《北京科技报》说。记者发现,在随机调查到的20多位居民中,有80%以上食用油日摄入量超过了40克,而且所有的被访者都表示,过去吃油没有这么多。而在超市的另一头,销售食盐的货架前,顾客也是很多。“每次来超市我都要买上一袋盐,我们家都是北方人,吃菜的口味重,不放盐菜没人吃。”一位家庭主妇对记者说。

对于烹调油摄入量的变化,卫生部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近20年间急速上升,增长率分别高达39%和97%。专家预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把食用油摄入量降下来,未来十年,我国肥胖人口可能达到两个亿。而在这20年里,中国居民的食用油量也从每天的18.2克提高到了41.4克。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肥胖定性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疾病,并将此列为世界四大医学社会问题之一。欧美等国食用油摄入量高于我国,肥胖率一直在50%以上,因肥胖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用在癌症和艾滋病的治疗费用之和相当。而肥胖又是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李淑媛教授认为:食用油的过量摄入不仅影响着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而且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经济的发展,2003年,我国因为慢性疾病的支出就达到1.2万亿元,占GDP的10.3%。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居民食用油和食用盐的量迅猛增减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研究员认为,主要是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调查发现有90%的人家平时炒菜不会有意控制油的用量,并且为了菜更香,倾向于多放油。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外就餐的次数显著增长。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居民在外就餐情况很少,所以对身体不会造成危害,而现在的情况是,我国居民中每天在外至少就餐一次的接近两成,城市居民达到了近三成,青年人在外就餐的比例更高,而在饭馆餐厅的烹饪方法上,我国有100多种基本烹饪方法,其中80%以上都离不开食用油,这就进一步加剧了这些人群食用油和食用盐的过量摄入。

另外,其他隐性的摄入也加剧了居民的食用油摄入量。“吃一袋方便面,含油量就够一个人一天的所需。”翟凤英研究员说。

为了尽快扭转这一情况,北京、合肥等地已经陆续向居民免费发放限量油壶和盐勺,油量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一周,帮助居民养成控制放油量的习惯。

“但是,我国已经错过了干预国民饮食结构的黄金时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这方面。”翟凤英研究员指出。

“按照国际惯例,当国民收入到1000美元左右的时候,是经济转型也是生活转型、饮食变化的时机,这个时机干预最有效。如果等到它已经发展成像西方饮食那样了,你再纠正的话,那个时候花三倍的力气,五倍的力气都是达不到的。”翟凤英研究员说。

现在看来,免费油壶和盐勺在控制居民食用油和食用盐的摄入量方面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展健康饮食工作缺乏有力的条例指导和法律支持。”翟凤英研究员说。现在科学指导居民健康饮食的工作没有列入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中,只能是凭借各自的热情,存在3分钟热度的现象。只有对营养立法才能有效的缓解这个问题。“《国民营养条例》的早日实施将会起到积极作用。”

据了解,我国在营养立法方面相对落后。美国在上世纪40年代起就颁布了《国家学生午餐法》、《国家学生早餐法》和《全国营养监测及相关研究法》;日本在1947年经济困难情况下颁布了《营养师法》,随后又颁布了《营养改善法》和《学校供餐法》等。

在我国,2004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卫生部组织中国营养学会召开营养立法工作会议,决定首先起草营养条例,待时机成熟后再在此基础上修订营养改善法。

“现在《国民营养条例》已经起草完成,并且在全国范围征求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健康快讯:

  • 下一个健康快讯:
  • 相关文章
    中国居民健康卡将全国通用 5年内持有率
    中国居民健康卡将全国通用 5年内持有率
    中国慢性肾病发病率攀升 防治指南或于
     中国第一胖 广州手术减肥 甩掉一百斤
    中国已成为富士医疗第三大市场
    中国春节饮食风俗
    中国春节习俗
    2012年中国清洁行业十大评选活动启动
    破解医改困局 中国公立医院改革深水博
    蒙牛集团不能忽悠中国的亿万老百姓
    中国乳产品何日不再有超标 毒素 
    中国人为什么要喝牛奶
    美赞臣称在美国被召回奶粉未在中国销售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