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鉴定机构鱼龙混杂
据了解,个人做亲子鉴定,应到当地司法部门办理委托手续,须提供身份证、出生证、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并填写“亲子鉴定申请书”。亲子鉴定要采集每位当事人的血样,一般3周内出具鉴定报告,专家负责解释鉴定结果。如果委托人不想亲自到场,可以将鉴定双方的血样送来进行鉴定,但必须留下真实的资料。而很多非正规的亲子鉴定机构,客户不需要提供任何证件,只要交钱就能做鉴定,这就存在很多隐患。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本市亲子鉴定行业鱼龙混杂,屡有欺诈陷阱出现。有的所谓鉴定机构通过张贴小广告宣称,拥有最先进的设备,如果委托人不方便出面,他们甚至可以想办法取到被鉴定人的样本;有的打着科技咨询公司类的旗号,开展亲子鉴定业务,但无一例外都要先交订金,而且是打到指定账户内,这种多为皮包公司,一般骗完钱就走人;还有一些是有营业执照的公司超范围开展亲子鉴定业务,整个鉴定过程缺乏监管,机器设备陈旧,出具的报告也没有法律效力。
隐患
执法机关监管存在空白
目前,对于亲子鉴定行业的监管存在空白。市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在司法局登记的亲子鉴定机构只有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和津实司法鉴定中心,司法局对于这两家鉴定机构的检测过程、相关资质都有严格的监管,其他民间亲子鉴定机构,则不在其管辖范围内。市卫生局工作人员也表示,对社会办亲子鉴定机构没有监管职权。此外,市公安局有些部门也可以做亲子鉴定,但并不面向社会和个人,对社会亲子鉴定机构也没有管理的职权。市工商局虽然可对办理营业执照的公司开办此类业务进行监管,但很多机构根本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只是利用网络违规开展业务,或是挂靠外地机构,在本地开个皮包公司就招揽生意,这令工商部门感到十分无奈。
专家观点
亲子鉴定是把“双刃剑”
采访中,多个部门的专家认为,在科学的基础上鉴别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人们的疑问,但它的兴起同时也是家庭关系不稳定的直接写照,是夫妻间信任度降低的体现,毕竟亲缘关系不能只靠一纸鉴定书来决定何去何从。
专家表示,亲子鉴定是把“双刃剑”,如非必要最好不要去做。目前,市民对于亲子鉴定的相关知识和法律问题并不是很清楚,容易误入陷阱,因此应谨慎选择鉴定机构,最好选择有资质的鉴定机构,以保障自身权益。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