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西边有条河,离河两三里地是片工业区;怀疑井水被污染,村民到邻村拉水喝
当地政府说,水没污染,是水质太硬、井太浅,到底谁说得对,看看抽检报告和专家分析吧
来自新郑卫生防疫站的一份检验报告显示,该市薛店镇草庙马村2950名村民中,有60多名患有不同程度肾结石,五六年前开始发病,现都在进行治疗。12个村民组,全村普遍使用自备井,井深约20米。村民反映,水质有碱味,水面有雪花状漂浮物,有水垢。
这么多人患上结石病,让村民怀疑自己喝的井水被污染了。而镇上的回复是,水源没有被污染,是因为村民自用井太浅。
怪象
村里相继出现结石患者
草庙马村村西边的小水沟,最宽的地方还不到2米,黑绿色,黏稠状,远远就能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村民都叫它污水河。
顺着污水河往上游走,两三公里远,有厂房,连在一起的工业区有一公里长。
河两岸都是居民,听有人问河水的事,村民马上话多起来。“白天还好点,晚上臭着呢,尤其是早上和傍晚,不能站人。”
村民马女士家离河边不到20米,灶台上烧着一锅开水,锅底一层厚厚的白色沉淀物。“这是早上刚用井水烧的。家里的锅一星期不清理,锅底的水垢都有几公分厚,刮都刮不掉。”
村民回忆,几年前,村里这条河还很清澈,洗衣、淘米都行。自从上游建了工业园区,河水变成黑色,并散发恶臭。刚开始,两边草木都不生。后来治理了一次,好了一点。
村民发现,伴随恶臭而来的,还有饮水问题。曾甘甜无比的井水,开始有碱味,并有絮状沉淀物。
更令村民恐惧的是,村里开始相继出现结石患者。初期他们以为是个人原因,但后来,人一多,他们才将其与水联系起来。
恐慌
不敢喝井水,外村拉水吃
村民们不再信任自家的井水,很多人开始购买矿泉水,或到附近的周庄拉水。
“骑三轮车,拉一次,5个桶,能吃十来天。这井水,也就洗衣服时用用。”一村民指着水管说,三月份买的白色水管,用了一个多月就变成黄色了。村民接了一锅水,烧开,5分钟后,锅底已沉淀了一层白色物质。
“附近几个村,就我们村卖纯净水的生意好。”马天俊家离河边约100米,他说,自己和妻子都患上了结石病,从孩子出生,就没让小孩喝过井水。
有村民调侃:“井水很咸,每年可以省好几包盐。”
检验
抽取三份样品,两份不合格
新郑市卫生防疫站支部委员张继伟,给记者看了一份《关于薛店镇草庙马村生活饮用水的调查报告》。
工作人员分别在草庙马村村东、村中、村西共取样三份进行调查检验,分别是十组薛美英家、九组马国彬家和五组马喜全家。
结果显示,前两份水样分别出现氯化物、总硬度超标;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超标;马喜全家的水质则合格。
对草庙马村村民来说,关注的不是数值大小,而是这种水是不是结石病的直接凶手。
但这份报告,并没有给出直接的关系结论。
意味深长的是,报告结尾处,给出了一条建议:建议水利部门把薛店镇草庙马村列入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规划,改善该村群众饮水条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医生
饮用水硬度、溶解性固体含量超标可诱发肾结石
那么,患上结石病,与水源被污染,水质过硬,有没有直接关系呢?
郑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韩前河表示,饮用水的硬度、溶解性固体含量等方面超标是肾结石发病的因素之一。结石病理学研究发现,两者是有关系的。很多矿物质经过人体的代谢之后,更容易沉积在肾和输尿管道当中。
“双方有一定相关性,但要真正确定二者之间的必然关系,要做相当多的调查工作。”韩前河说。
他说,一方面水质要严格检测、分析,另一方面,对局部范围的发病率和发病情况要进行精细的统计学分析。他表示,肾结石的发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饮用水只是其中一方面,其他诸如个人体质、环境卫生、疾病健康等方面的发病因素也很多。
观点PK
针对村民的疑问,薛店镇政府工作人员赵康回应,草庙马村的水质确实有问题,但不一定会导致结石,而且与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