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颈椎劳损”、“腰酸背痛”这些原先只有在老年人身上才出现的症状,如今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的身上,颈椎、腰椎疾病的发生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多方原因引发脊椎病呈现低龄化
针对这一现象,广西中医学院骨伤学院副院长周学龙教授指出,脊椎病出现趋于低龄化首先是脊柱本身自身的因素,也就是说人类属脊椎动物从爬行到到直立行走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演变过程,但是现在的生活节奏非常快,而我们脊椎的变化过程跟不上这个变化,本身结构上的某些方面会存在着跟目前生活和工作方面不协调的一些地方。其次,脊柱的使用不恰当或者是过度的使用,所处的工作环境变化比较大,等因素都可以导致脊椎病的发生,使患病年龄提前。
从脊椎病的发生来看,脊椎病逐渐趋向于低龄化,在几种高发疾病之中,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脊椎病的发病率远远要比这些疾病发病率高。
正确坐、卧把握“第二生命线”
据医学研究表明,人的平均寿命应在120岁以上,而因脊椎问题会让人的生命缩短1/3。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和保护不当,脊椎的问题除了会引起肢体方面不舒适的症状外,如疼痛、麻木、活动不便等症状以外,还可以引起其他组织器官的病症。因而医学界把脊椎称为“第二生命线”。
古人云:“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那么,在日常的坐、卧上,什么样的姿势才是正确的呢?周教授对此进行了解释:
坐——古人说我们要“坐如钟”,为什么要提出这样坐的姿势?这跟脊柱的生理幅度有关系,因为我们坐位的姿势之下,几个力的交汇点从颈椎到胸椎这个阶段,正常的情况下颈椎会向喉咙这边弯曲的,胸是向背弯曲的,腰部向前侧弯曲的,我们的重心要求从垂直线的重力点正好是在脊柱的位置,我们脊柱前面的肌肉和后面的肌肉都会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脊柱所受的力量也会相对比较少一些,它可以把自上向下传递的力量平均的分布在椎体的每个平面上,对缓解脊椎的劳损有帮助。
长时间坐有的人会感觉到腰不舒适,坐一会就会软下来,这说明他腰部肌肉的力量不够,平时可以做一些加强腰背肌的训练。
卧——人的一生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渡过的,所以睡眠的姿势和枕头的使用事关我们身体的健康,尤其是对脊柱的健康非常重要,对睡眠来说,第一个最佳的睡眠姿势是仰着睡,但是我们在睡眠的过程中,通过有关医学研究发现,人会不停地翻动,大概有二、三十次这么多,所以不能保证这个姿势一睡到天光,不管怎么睡法,我们在睡眠过程当中总的是要使人的脊柱在松驰的状态下,在腰部尤其是对一些中老人年人,由于腰臀部的重量相对比较重一些,所以对床垫的要求要有讲究,不能窝下去。
其次是枕头的问题,枕头的高低也是对我们颈椎的影响很大,有的颈椎病为什么会治疗以后反反复复发作,它跟枕头的使用有关系,正常来说枕头的高低原则上是我们以自己的拳头加上一个手指或者去掉一个手指的高度为标准。但是人的拳头有大有小,颈脖有粗有细,所以这点还比较难以把握,正确选择枕头的方法就是可以头靠在墙壁上面,然后用中指、食指放在后枕部这个位置,贴住,把自己的头靠在墙壁上,中间空档的地方就是我们枕头的高低。填塞这个位置就是枕头的高低了,这样可以使得我们颈椎可以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弯曲状态,使得颈椎后面的两条血管供血比较好,前面还有两条血管是经常摸得到,可以搏动的血管,这个血管也必须保持比较好的供血状态,这样我们的大脑才会有充足的血供应,这样人才不会感觉疲劳,才会得到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