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潜规则一、胡乱要原材料价格:
如今,喜欢隆鼻、垫下巴的人越来越多,很多美容院也宣称自己用来做手术的假体是最新的进口材料,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最近又新冒出一个名词叫做纳米隆鼻,那么,在整形医学中,新的进口材料是否就是好材料呢?纳米隆鼻又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纳米材料应用到美容整形项目中来,现在用的隆鼻材料一般是硅胶的。
整形美容潜规则二、对比照片做手脚:
千万不要相信美容院展示给您的整形效果照片,因为只要稍懂软件常识的人就可以通过电脑随意改变人的脸型、相貌。心理专家表示,人们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些利用高科技手段塑造出来的“美女”,是因为这满足了对整形效果的期待心理。
专家认为,整形手术只能改变人的外观,却无法改善精神状况和生存状态,建议爱美人士在整形前要慎重考虑,如要整形,也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
整形美容潜规则三、偷换概念:
“筋膜悬吊除皱”是刚刚兴起的拉皮除皱的最新方法,再听听“360度全身吸脂”,好像做了这种手术,整个人就能瘦下去,还有“埋线减肥”,这些听起来如此复杂的名词,仿佛蕴涵了很多最新、最有效的科技手段。
该专家提醒,时常能在美容广告上见到诸如此类晦涩难懂的名词,给那些爱美求美的人士以无限的遐想。因此,美容机构不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下工夫,而是热衷于跟消费者玩文字游戏。他们时而制造各种生僻、晦涩的新名词、新概念、故弄玄虚,时而把某个手术过程或者深奥的专业名词抽象出来,当作引进的新方法、新技术,而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具备如此专业的医学知识,所以经常会被误导。
整形美容潜规则四、吹嘘专利技术:
在很多美容院的宣传广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话,“本医院拥有多少项国家专利美容技术”,“某某面部美容方法是我院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我是鼻子整形术的发明人”等等。这些宣传其实是利用了人们不明白知识产权条文的心理。
根据《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医疗器械可以申请专利,但手术方法是不能的。这就是说,技术是没法申请专利的。“打个比方,如果手术方法也能申请专利、独家使用的话,那医学专家们研制的最新医学技术如何推广如何为大众服务呢?”这位专家说道,这些宣传词只是美容机构编造出的谎话。
(实习编辑:刘晓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