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儿科学 知识点辅导总结 四诊

 闻诊

  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包括听语言声、啼哭、咳嗽、呼吸及嗅气味等方面。

  1.语言声 正常小儿语言以清晰响亮为佳。

  2.啼哭声 正常健康小儿哭声宏亮而长,并有泪液。

  3.咳嗽声 咳嗽以声音畅利,痰易咯出为轻。

  4.呼吸声 呼吸气粗有力,多为外感热证;呼吸急促,喉间哮鸣,为痰邪壅肺,如哮喘症。

  5.嗅气味 包括嗅口气和大小便的气味。

  闻诊注意事项

  听声音中的语言声与啼哭声,应掌握寒热虚实总的原则,如声静属寒,声噪属热,声低属虚,声高属实等。啼哭是小儿的一种语言,除为疾病所致各种啼哭外,还应排除饥饿、口渴、针刺、尿布潮湿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啼哭。

  切诊

  1. 切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1) 切脉

  ① 健康小儿脉象 健康小儿脉象平和,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因此不同年龄的健康小儿,脉息的至数是不相同的。

  ② 切脉的年龄 《幼幼集成。小儿脉法》指出:“小儿三五岁,可以诊视。”3岁以后的小儿,切脉比较容易达到要求,不易出现哭吵而影响脉诊的准确性。

  ③ 切脉的方法 小儿寸口脉位较短,切脉常采用一指定三关的方法,即医者用食指或拇指同时按压寸、关、尺三部。并应取轻、中、重三种不同指力来体会脉象变化,切脉时间一般不少于1分钟。小儿脉搏次数,每因啼哭、走动等而增加,故以入睡和安静时最为准确。

  ④ 病理脉象 小儿主要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六种基本病理脉象,以辨别疾病的表里、寒热、虚实。

  (2) 按诊

  包括按压和触摸头颅、颈腋、四肢、皮肤、胸腹等。

  ① 按头颅 检查囟门要注意囟门大小,凹陷或隆起。

  ② 按颈腋 颈项、腋下等处有小的结节(浅表淋巴结),质软不粘连,是正常状态。

  ③ 按四肢 四肢厥冷,多属阳虚;四肢挛急抽动,为惊风之征;一侧或二侧肢体细弱,不能活动,可见于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温病热退后,手足颤动或拘挛,并见肢体强直等,此为虚风内动。

  ④ 按皮肤 主要了解寒、热、汗的情况。

  ⑤ 按胸腹

  2. 切诊注意事项

  小儿切脉要取得准确的结果,应以入睡或安静时为宜。腹部按诊必须在不哭时进行,检查手法要轻柔,并注意保暖。在检查过程中,边检查边注意小儿表情,以推测病痛所在。前囟尚未闭合之小儿,患病时应仔细检查囟门,尤其急性热病或吐泻时,一旦囟门出现变化,必须引起重视,加强观察,或作进一步的检查。

  问诊

  1. 问诊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问病情

  ⑴ 问寒热 小儿发热可通过体温计测量,或通过接触的感觉来测知。

  ⑵ 问汗 小儿肌肤嫩薄,较成人容易出汗,一般不属于病态。自汗 盗汗

  ⑶ 问头身 较大儿童每能诉说头痛与眩晕,一般见于高热、贫血等。

  ⑷ 问饮食 包括纳食和饮水两方面,小儿能按时乳食,食量正常而无吐泻,是正常现象。

  ⑸ 问胸腹 胸部闷窒,哮鸣痰喘,为痰阻肺络,如哮喘。腹痛阵作,以脐周为主,见于蛔虫症。

  ⑹ 问二便 主要询问大便的次数、质地和颜色等。

  ⑺ 问睡眠 正常小儿睡眠以安静为佳,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长。

  问年龄

  许多儿科疾病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新生儿以“天”计数,婴幼儿以“月”计数。)

  问个人史

  包括生产、喂养及发育等情况。

  预防接种史

  询问是否按计划进行免疫接种及反应情况。

  遗传史

  询问有无家族性或遗传性疾病史。

  2. 问诊注意事项

  较小的乳幼儿不会言语,较大儿童也不能诉说自己的病痛,因此小儿病史的采集主要向家长或患儿最接近的成人询问,年长儿可以自己陈述,问病情还须结合其他临床表现来了解。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