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理血法 即通过调理血分治疗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瘀血内阻和各种出血的一种治法。
1.适用范围
(1)活血(祛瘀)法适用于血行不畅或瘀血内阻所致的一类病证。
(2)止血法适用于各种出血病证,如咯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等。
2.注意事项
(1)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行,活血祛瘀法可配合理气法同用,以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2)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故可配伍温经散寒法,以增强活血化瘀的功效。
(3)活血化瘀法,对孕妇不宜应用。
(4)出血的病证,有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之分,前者宜凉血止血,后者宜益气摄血。
(5)应用止血法要防止止血留瘀之弊。除急性大出血须速止血外,一般可在止血剂中佐以少量活血之品,以达血止而不留瘀之效。
固涩法
固涩法是通过收敛固涩,控制气血津精滑脱的一种治法,又称涩法。
1.适用范围
(1)固表敛汗法适用于表虚不固的多汗证,无论自汗、盗汗,皆可固表敛汗。
(2)涩肠止泻法适用于脾阳虚弱或脾肾阳衰,以致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的病证。
(3)涩精止遗法适用于肾气虚弱、精关不固的遗精、滑精和肾气虚弱,膀胱失约的尿频、遗尿等病证。
(4)固脱法适用于大吐大泻、大失血、热病后期、久病衰竭所致之气脱、阴脱、阳脱等危在项刻之险证。‘
2.注意事项
(1)本法为正气内虚,滑脱不禁的病证而设,凡热病汗出,痢疾初起,伤食泄泻,火动遗精等,均不宜应用。
(2)本法非治本之法,故应审证求因,标本兼顾,如阳虚自汗,应收敛与补气温阳并用;阴虚盗汗,应收敛与滋阴同用。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