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查

    流行性出血热实验室检查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传染病学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血常规

    其变化与病期、病情均有关。外周血白细胞在病后3~4日逐渐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重者可见幼稚细胞,甚至呈类白血病反应。病后4~5日始有淋巴细胞增多,并有较多异型淋巴细胞出现,常在10%以上,对诊断有参考价值。发热后期及低血压休克期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少尿期可下降。病后第2日即可有血小板的降低,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最低,并可见异型血小板。

    二、尿常规

    在病后第2日可出现尿蛋白,发展迅速且变化大。部分患者尿中有膜状物(大量蛋白质与坏死脱落上皮细胞的混合凝聚物)出现有助于诊断。还可有血尿和管型尿。

    三、血液生化检查

    在低血压休克期即开始有血尿素氮和肌酐增加,少尿期及多尿期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结合力多降低。少尿期血钾多升高,其他期可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约半数患者可出现血清转氨酶(ALT、AST)升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凝血功能检查

    发热期始有血小板的降低。若有DIC出现,血小板常在50×109/L以下,高凝期凝血时间缩短,但为时较短,不易观察。低凝期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继发性纤溶亢进则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增加,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阳性。

    五、免疫学检查

    1.特异性抗原检查 检测患者的血清、外周血白细胞及尿沉渣细胞内EHFV抗原可早期诊断。

    2.特异性抗体检测 血清特异性抗体IgM在第2病日即可阳性,第3病日阳性率近100%,故有早期诊断意义。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价值。

    六、PCR技术

    RT-PCR可检测EHF患者血液、尿液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EHFV的R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七、其他检查

    约半数患者有血清ALT升高,少数患者血清胆红素也升高;血清IgM和IgA增高;急性期补体水平下降。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及流行病学特点
    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
    公卫助理医师 传染病知识流行性出血
    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副溶血性弧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分段的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辅导 病因作
    公卫执业医师流行病学 病毒感染的血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理解剖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潜伏期的流行病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考试  三环节 和 两因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潜伏期的流行病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移民流行病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之相对危险度及其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