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节律是中医执业医师组织实施的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取得了《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zhiyeyishi] 考试妇产科学要求掌握的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中用温中祛寒法治疗。详见温中祛寒条。命门恶露不绝虚烦不得眠营气同病疳真实假虚虚火上炎营气不从肺劳真热假寒虚.-lizhong]医执业医师考试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月经具有周期性、节律性,是女性生殖生理过程中肾阴阳消长、气血盈亏规律性变化的体现。月经有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四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形成月经周期。现以28天为一月经周期,阐述如下: 1.行经期 行经第1~4天,此期子宫泻而不藏,排出经血。呈现“重阳转阴”特征。 2.经后期 指月经干净后至经间期前,约为周期的第5~13天,此期血海空虚渐复,子宫藏而不泻,呈现阴长的动态变化。呈重阴状态。重阴,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的阴长高峰时期。 3.经间期 周期第14~15天,也称氤氲之时,或称“的候”、“真机”时期(即西医所称的“排卵期”)。在正常月经周期中,此期正值两次月经中间,故称之为经间期。这是重阴转阳、阴盛阳动之际,正是种子的时候。 4.经前期 即经间期之后,月经周期的第15~28天。此期阴盛阳生渐至重阳。重阳,是指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节律中阳生的高峰时期,此时阴阳俱盛,以备种子育胎。 月经周期中四个不同时期的连续与再现,形成了月经周期的月节律。
上一个医药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黄疸的预防和转归预后 下一个医药考试: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降压药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