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消失,因而分析这些病理现象与治疗效应的对应关系,即可以反证机体某些脏腑的生理功能。如进食某些动物的肝脏或从治肝入手,可治疗某些眼疾,从而得知肝与目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形成了“肝主目”的理论概念。又如,发现某些补肾药可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因而认识到肾的精气有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又得出“肾主骨”之理论。
应指出,藏象学说的形成,还受到古代哲学理论的深刻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与藏象理论的形成的关系更为密切。如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理论即以五行学说理论为指导,而脏腑内部的对立统一运动,则多以阴阳学说为理论根据。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藏象学说具有许多特点,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系统整体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构成表里关系。其主要依据是:经络循行路线的阴阳相对和相互络属;相表里之一脏一腑间在生理功能上的紧密联系。
2. 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认为,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之间各有特定的联系:如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肉,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及二阴。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