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辅导 津液的基本知识

  津液的基本概念

  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在内,如胃液、肠液、关节腔液,以及涕、泪、唾等。津液,同气血一样,亦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津与液,同属于水液,都来源于饮食,并有赖于脾和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由于津和液在性质、功能及其分布部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而两者也有一定的区别。一般地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并起濡润作用的,称为液。故《灵枢。五癃津液别》说:“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津与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与液常同时并称,但在发生“伤津”与“脱液”的病理变化时,其辨证论治,又须加以区分。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一系列生理功能。《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是对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过程的简明概括。正如在“脏腑与人体水液代谢”章节中所述,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并通过气的“气化”作用,以及许多脏腑的生理功能相互配合而形成,并进行其正常的代谢活动。津液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游溢精气”运化功能和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津液的输布,依赖脾的转输“散精”功能和肺的宣发“输精于皮毛”功能,并通过肺的肃降作用,“通调水道”,将津液下输于肾和膀胱;津液的排泄,则主要依赖于汗液、尿液和随呼吸排出的水气,亦依赖于肺的宣发和肾的蒸腾气化作用而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的升降环流,则是在肾的蒸腾气化作用下,以三焦为通道,随着气的升降出入,布散于全身而环流不息。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由此可见,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及其维持代谢的平衡,依赖于气和许多脏腑一系列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所以,不论是由于气的病变或上述某些脏腑的病变,均可影响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并导致津液代谢(即前述之水液代谢)平衡的失调,从而形成伤津、脱液等津液不足的病理变化,或形成内生水、湿、痰、饮等津液环流障碍,水液停滞积聚等病理变化。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津液的功能

  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于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肌肤的作用;流注于孔窍的津液,具有滋润和保护眼、鼻、口等孔窍作用;渗入于血脉的津液,是组成血液的基本物质,并且具有充养和滑利血脉的作用;注入于内脏组织器官的津液,具有濡养和滋润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输注于关节腔的津液,则具有滑利关节,使之屈伸自如的作用;渗注于骨的津液,则具有充养和濡润骨髓、脊髓和脑髓的作用。正如《灵枢。决气》所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五癃津液别》说:“五谷之津液和合为膏者,内渗入骨空(即骨孔),补益脑髓。”基本上概括了津液的生理功能。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