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基础理论 辅导 心的病机

  心的病机,即是指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病理状态。

  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脏器组织,称为“君主之官”。心由心脏、心系、心脉和心包等所组成,其经脉下络小肠,故与小肠构成表里关系。此外,心与脉、舌等组织器官尚有密切联系。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这是心阴、心阳和心气、心血协同作用的结果。心阳心气主血脉,能温煦和推动血液的循环运行;主神志,则能使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正常。并统管其他脏腑,进行协调的生理活动。心阴心血,则主充盈血脉,既能滋养心脏,又能涵敛心阳,使其不致偏亢,且能藏舍心神,使心神得以内敛安藏。故中医学认为心是五脏六腑的主宰,为生命活动的根本。

  因此,心的任何病变,均可表现为心主血脉的异常和精神情志的改变等病理反应。这些病理表现的出现,皆是由于心的阴阳或气血失调所致。因此,心的阴阳、气血失调,乃是心脏病变的内在基础。所谓失调,概括起来不外功能的偏亢太过或偏衰不及等两方面,一般来说,功能偏亢太过,多因邪所致;功能偏衰不及,则常是自身的不足。

  由于阴和阳、气和血对于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等生理功能的作用不同,因而心的阴阳、气血失调等不同病机,即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表现。

  心阳、心气的失调

  心阳、心气的失调,主要表现为心的阳气偏盛和心的阳气偏衰两方面。

  (1)心的阳气偏盛

  (2)心的阳气偏衰

  心的阳气偏盛,即是心火。其形成,凡由于邪热内蕴或痰火内郁者,多为实;由于情志所伤,五志过极化火所致者,亦多属实;由于劳心过度,耗伤心阴心血,而致心的阳气相对亢盛者,则多属虚。但是心的虚火和实火之间,亦常可相互转化,实火可耗伤阴血而致阴虚火旺;虚火则亦可兼挟痰热或邪热。因此,虚火和实火的成因虽然有所不同,其病理表现也各异,但对于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来说,还是比较近似的。

  其病理表现,主要在于心的阳气亢盛(绝对的或相对的)可以影响心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于躁扰心神、血热而脉流薄疾以及心火上炎或下移等方面。

  心的阳气偏衰,即是心脏的气虚和阳虚。其形成多由于久病耗伤,或禀赋素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所致。常见者如宗气不足,贯心脉而行气血之功能减退;肾阳虚衰,水气凌心,心阳被抑;脾虚气弱,健运失职,痰浊内生,郁阻心脉,血瘀气滞,心阳不振,痹阻心脉等,均能累及于心,而致心脏的阳气偏衰。另外,心脏阳气虚损,还可在某些急性病的危重阶段出现,此皆由邪气炽盛,正不敌邪,阳气暴脱所致。

  其病理表现是,心的阳气虚衰,虽有心气虚和心阳虚之分,但二者亦有许多共同之处,故常合并阐述。其对心主神志和心主血脉生理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神不足、血脉寒滞及心气虚衰等方面。

  此外,心的阳气虚衰,又常与肺、肾病变相互影响,如心之阳气虚,可由肺气不足所引起;而心阳不足,亦能影响及肺而致呼吸失常,故心的阳气不足病变,亦常可同时伴见咳逆上气,甚则端坐呼吸而不能平卧等症。这是由于宗气不足,司呼吸功能减退或失调所致。肾阳是心阳之本,故临床上心肾阳虚常能相互影响而同时并见。

  心阴、心血的失调

  心阴、心血失调,主要表现在心阴不足、心血亏损,以及心血瘀阻等方面。

  (1)心阴不足

  (2)心血亏损

  (3)心血瘀阻

  心阴不足,即心阴虚。其形成多由劳心过度,或久病失养,耗伤心阴;或情志内伤,暗耗心阴;或心气郁结化火,心肝火旺,灼耗心阴等所致。其病理表现为心阴虚,则阴不制阳,而致心阳偏亢,即心阴虚而心火旺。由于阴的宁静作用不足,不能收敛阳气之浮动,影响及心主神志功能,故临床可见神志不宁,虚烦不得眠。阴虚则阳盛,虚热内生,故临床亦可见五心烦热、盗汗、脉细数、舌质红等病理表现。

  心血亏损,即心血虚。其形成,多由于失血,或血液生化不足,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所致。其病理表现,常为心血不足,血脉失于充盈,则血脉空虚,脉细无力;血虚则心神失养,故神识衰弱而心无所主,可见思想难以集中专一,健忘,甚则神不守舍,神思恍惚等症;血虚阴亏,不能涵敛心阳,阳不入阴,心神不能内守,则见失眠多梦;血虚不能养心,则发作心悸不安,甚则惊恐;血虚不能上荣于面,则见面色苍白无华,舌淡不荣等病理表现。

  心血瘀阻,又称心脉痹阻。系指血液运行滞塞不利,痹阻于心脉的病变。其形成,多由于心阳心气素虚,或血脉寒滞,从而导致心血瘀阻;亦可因痰浊凝聚,血脉瘀阻不畅,从而导致心血瘀阻。且常因劳倦感寒,或情志刺激而诱发或加重。其病理表现则是阳气虚损,无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