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药考试 >>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 正文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儿科学 知识点辅导 治疗概要 常用内治法则

  小儿治法用药特点,药物用量折算

  1. 小儿内治法用药特点

  ⑴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谨慎。

  ⑵ 治疗要中病即止 .

  ⑶ 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  煎剂能够随症加减,在体内吸收也较快,但对于危急患儿,煎剂缓不济急,加上小儿服药困难,故治疗时应注意运用儿科中药新剂型。冲剂、糖浆剂、片剂、浸膏剂、针剂、栓剂等应用方便,临床也有肯定的疗效。

  ⑷ 掌握小儿中药的煎煮方法  煎煮小儿汤剂,一些先煎、后入、包煎和烊冲药物的处理与成人汤剂基本相同,煎出的药量,根据年龄大小来决定:婴儿60~100ml,幼儿及幼童150~200ml,学龄期儿童200~250ml.小儿服中药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新病、急病要分数次服,慢性疾病可少几次。对服药次数多的,药量可适当增加。

  2. 药物用量折算

  小儿用药剂量,常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者经验不同。为计算方便,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或用成人量,学龄儿童用成人量。

  常用内治法则

  1.疏风解表法。

  2.止咳平喘法 主要适用于邪郁肺经,痰阻肺络所致的咳喘。

  3.清热解毒法 主要适用于邪热炽盛的实热证。

  4.凉血止血法 主要适用于有出血的证候,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紫癜等。

  5.消食导滞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饮食不节,乳食内滞之证。

  6.镇惊开窍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抽搐、惊痫等证。

  7.利水消肿法 主要适用于水湿停聚,小便短少而致的水肿证。

  8.健脾开胃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虚弱,脾运功能失常所致的泄泻、疳证、厌食等证。

  9.培元补肾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胎禀不足,肾气虚弱及肾不纳气之证,如解颅、五迟、五软、遗尿、哮喘等。

  10.活血化瘀法 主要适用于各种血瘀之证。

  11.回阳救逆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元阳衰脱之危重证候。

  12.养阴生津法 主要适用于小儿阴液虚亏,津液耗损之证。


  • 上一个医药考试:

  • 下一个医药考试:
  • 相关文章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望诊和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粉刺风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肿胀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经行风疹块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妇科辅导 经行粉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医内科方剂速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胸痹 不寐 癫狂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痫证 胃痛 呕吐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腹痛 泄泻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痢疾 便秘 胁痛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鼓胀 头痛 眩晕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中风 水肿 淋证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