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定义
感冒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肺系疾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等为主要症状。
2. 范围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凡是感受外邪,轻浅,在表而无流行者,为普通感冒,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若病情较重,有流行趋势,称为“重伤风”、“时行感冒”,则属今之流行性感冒范畴。
3.发病情况
⑴ 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和气候变化时发病率最高,夏季暑气行令,感受暑邪也能发病。
⑵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年幼体弱的小儿容易罹患。
⑶ 发病特点:婴幼儿发病后,容易变化,常可出现夹惊、夹痰、夹滞等兼证。即患病后容易出现痰多、惊厥和积滞的证候。
[病因病机]
1. 病 因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小儿时期感冒发病率最高,与小儿生理特点有关。 小儿感冒的病因有二:
⑴ 内因:形体稚嫩,卫外功能薄弱。尤其是肺气不足的小儿机体抵抗能力低下,对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差,所以一旦寒温失调,则易为外邪所犯。
⑵ 外因:“风为百病之长”。故主要外因是风邪。可兼有其他病邪的特点。如兼寒、兼热、夹暑、夹湿等。
2. 病 机
⑴ 主要与肺脏关系最为密切。
⑵ 由于风邪致病常兼有寒邪、热邪、暑邪的不同,故出现的病理及临床表现也有区别。
⑶ 由于小儿的生理特点,患病后易出现夹痰、夹滞、夹惊等兼夹证。
[诊断]
1. 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红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如有兼证,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或高热惊厥,咳嗽,痰吼 .
2. 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病。
3. 全身症状较重,呈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性感冒。
4. 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5. 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6. 对呼吸道分泌物作直接荧光抗体检查,可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阳性。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辨风寒与风热 辨暑热与暑湿 辨兼夹证
治疗原则
感冒治疗总原则为疏风解表。感受风寒、风热之邪,治以辛温、辛凉解表;感受暑邪,治以清暑解肌;出现兼证,则随证论治;夹痰者佐以宣肺化痰,夹滞者助以消食导滞,夹惊者配以安神镇惊或平肝熄风之品。
分型论治
1.风寒感冒
[症状] 发热,恶寒,无汗,头痛或身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苔薄白,脉浮紧。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治法] 辛温解表。
[方药] 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感冒
[症状] 发热较重,恶风,恶热,有汗,头痛,鼻塞,或流黄涕,咳嗽声重,痰粘白或稠黄,咽红或痛,口干引饮,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辛凉解表。
[方药] 银翘散或桑菊饮加减。
3.暑邪感冒
[症状] 高热无汗,头痛,身重困倦,胸闷泛恶,食欲不振,或呕吐、腹泻,或鼻塞、流涕、咳嗽,舌质红,苔薄白而腻,脉数。
[治法] 清暑解表。
[方药] 新加香薷饮加减。
4.兼证
⑴ 夹痰
[症状] 感冒发热,咳嗽加剧,咳声重浊,喉间痰鸣,舌苔厚腻,脉浮滑。
[治法] 热痰,辛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