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樱赤,干咳无痰,舌苔光剥质干红,脉象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佐以润肺止咳。
[方药] 沙参麦冬汤。
▲肺脾气虚
[主要证候] 低热而不规则,起伏不定,面色白不华,容易汗出,咳嗽无力,喉中痰鸣,气喘不甚明显,精神疲倦不振,消瘦纳呆,大便溏薄,舌苔白滑,舌质偏淡,脉细无力。
[治法] 益气健脾,止咳化痰。
[方药] 人参五味子汤。
2.变证
⑴心阳虚衰
[主要证候] 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癥块,舌苔薄白,舌质略紫,脉象微弱虚数。
[治法] 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 参附龙牡救逆汤。
(2)内陷厥阴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
[主要证候] 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呼吸浅促微弱,或间歇叹息,舌质绛红,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 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方药] 羚角钩藤汤或牛黄清心丸。
其他治法
1.单方验方 2.敷贴疗法 3.拔罐疗法
[预防与护理]
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多晒太阳。衣着要注意寒温适宜,较大儿童以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和劳动,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及室内适当温度、湿度。
3.体弱儿或反复患肺炎患儿在好发季节可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或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以增加免疫力。
护理
1.及时清理鼻咽部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喂水进食时应将患儿头部抬高,以免呛入气道。
2.定时变换体位,轻拍背部,以利痰涎咳出,促进啰音吸收。
3.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忌吃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食物,以免生痰助热。
4.对重症患儿要随时巡视,吸痰和观察病情变化。
上一页 [1] [2]